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鬱孤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鬱孤台位於江西贛州市章貢區城內北部海拔131米的賀蘭山(又名田螺嶺)上,是江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點)之一,現為贛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
始建年代史籍未詳,一說為唐廣德至大曆年間(763-779年)由江西觀察史李勉(717-788)所建。據清同治《贛縣誌》記載:「鬱孤台,在文筆山,一名賀蘭山,其山隆阜,鬱然孤峙,故名。唐李勉為州刺史,登台北望,慨然曰:『余雖有不及子牟,心在魏闕一也,鬱孤豈令名乎?』乃易匾為望闕。」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知軍曾慥在原址增創為二台,北面的仍稱「望闕」,南面的恢復了「鬱孤」的原名。此後鬱孤台屢廢屢建。
在明洪武年間,鬱孤台一度成為行署所在地,先後改建成為「嶺北道署」和「察院行署」。正德年間,行署搬至贛州城西,重新修復鬱孤台。嘉靖年間再次倒塌後,江西巡撫汪尚寧、巡道游震得在舊址上建亭。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觀察劉蔭樞、贛令曹炯重建亭。道光十年(1830年),邑人羅詩瑞重修。同治八年(1869年)毀於大風,十年重建,保持至今。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2]
現況
清同治年間所建鬱孤台曾於1959年修復,後於1982年3月拆除,並於1983年6月在原址大致按清代格局重建,次年9月建成。三層,高17米,仿木鋼筋混凝土結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