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鄧惠文
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榮格分析師,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鄧惠文(1971年8月12日—),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IAAP)榮格分析師(Jungian analyst),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媒體節目主持人獲獎作家。
鄧惠文畢業於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台北醫學院醫學系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後至英國塔維史托克中心(Tavistock and Portman Clinic)、英國塔維史托克伴侶關係中心(Tavistock Center for Couple Relationships ,現為 Tavistock Relationships)進修,美國國際心理治療機構(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培訓,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nalytical Psychology)個人會員,曾任台大醫院精神科總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現職為台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實踐大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兼任副教授,以及電視節目《公視主題之夜 Show》、《少年願望事務所》、廣播節目《寶島新聲電台|心事有人知》、Podcast《鄧惠文不想說》製作/主持人。
研究與教學主題包括:分析取向、個人與伴侶心理治療、動力團體治療、文化現象心理分析,以及精神心理學專業與大眾論述之間的裂隙與橋接。
Remove ads
現職
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IAAP)榮格分析師 / 資深媒體節目主持人獲獎作家
- 台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
-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兼任副教授
- 公共電視《公視主題之夜 Show》主持人
- 公共電視《少年願望事務所》主持人
- 廣播節目《寶島新聲電台|心事有人知》製作/主持人
- Podcast《鄧惠文不想說》製作/主持人
從政
2019年11月14日,鄧惠文獲綠黨提名參選202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名列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第一名[3]。
2020年1月11日,綠黨在全國不分區獲341,465票(2.4115%),選舉結果綠黨政黨票未過5%,無法分配到不分區立委席次[4],鄧惠文未能前進國會[5]。
著作
年份 | 書名 | 出版社 | ISBN |
2006年 | 《寫給妳的愛情床邊故事》 | 方智出版社 | ISBN 9861750428 |
2008年 | 《寂寞收據》 | 三采文化 | ISBN 9789866716492 |
2010年 | 《你值得更幸福:台灣心理醫師鄧惠文的愛情私處方》 | 灕江出版社 | ISBN 9787540748029 |
2010年 | 《還想遇到我嗎:鄧惠文陪你走過愛的深沉與寂寞》 | 三采文化 | ISBN 9789862292662 |
2011年 | 《非常關係》 | 平安文化 | ISBN 9789578038011 |
2011年 | 《別來無恙》 | 三采文化 | ISBN 9789862296158 |
2012年 | 《直說無妨:非常關係2》 | 平安文化 | ISBN 9789578038318 |
2013年 | 《學習。在一起的幸福》 | 三采文化 | ISBN 9862299770 |
2015年 | 《有你,更能做自己》 | 親子天下 | ISBN 9789869211789 |
2016年 | 《不夠好也可以:女人的趣味》[7] | 三采文化 | ISBN 9789863427131 |
2017年 | 《愛情非童話:給妳的床邊故事》[8] | 平安文化 | ISBN 9789869455213 |
2017年 | 《婚內失戀:有婚無伴的人生,不奮鬥就等着變灰燼!》[9] | 平安文化 | ISBN 9789869562522 |
2019年 | 《我不想說對不起:鄧惠文給孩子的情緒成長繪本》[10] | 三采文化 | ISBN 9789576581267 |
2019年 | 《媽媽變成鴨:鄧惠文給孩子的情緒成長繪本2》[11] | 三采文化 | ISBN 9789576582523 |
2021年 | 《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明天的女人,比昨天的女孩更精采》 | 天下文化 | ISBN 9789864795284 |
Remove ads
爭議
2020年4月24日,針對周揚青網絡控訴羅志祥濫情一事,鄧惠文貼出「逆風發文」,在臉書表示「訴諸網絡公審的情愛報復,不該被津津樂道」,以及「不要等孩子成為恐怖情人,再來抱怨教育少了什麼」等言論。[12]雖然鄧惠文有表示「不挺羅志祥、也沒有不挺周揚青」,但仍遭網友出征,乃至於關閉臉書[13],而網紅「廣告小妹」更翻出其緋聞舊帳,指鄧「婚前當小三、婚後找小王」。[14][15]但星座專家唐綺陽則是力挺鄧惠文,表示「鄧醫師曾跟我說,因為『過去有過許多受傷經歷』,所以才變成現在的自己。所以過往經歷,就算曾經愚蠢也沒啥好迴避,只要能變成更好的自己,傷痕都是養料。」、「社會若變成一言不合就出征,撲滅溝通火花,甚至爆料霸凌,那才真的可怕。」[1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