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英語:Chung Sing Benevolent Society Mrs. Aw Boon Haw Secondary School),前稱「鐘聲慈善社學校」,是香港屯門區一間津貼男女子中學,於1947年創立,1989-90年間從港島堅尼地城遷入現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4月28日) |



Remove ads
校政管理
- 歷任校監
- 歷任校長
- 譚榮光 先生[10]
- 王子俊 先生[11]
- 黃燕清 先生[5]
- ?至1997年、?至1999年:盧焯成 先生[12][13]
- 1999年至2009年:林達仁 先生[13][14][15]
- 2009年至2021年:朱偉明 先生[16][17][15]
- 2021年至今:劉德銘 先生[15]
- 歷任副校長
校訓
校訓[23] | 釋義 |
謙 | 謙遜有禮,善待他人 |
恭 | 恭敬長輩,愛護同儕 |
勤 | 勤奮向上,積極進取 |
慎 | 慎重言行,循規蹈矩 |
而學校四社也以校訓為名:謙〈紅色〉、恭〈橙色〉、勤〈紫色〉、慎〈綠色〉。
學校歷史

鐘聲慈善社於1946年在香港島石塘咀復辦夜校義學[24],1947年租下上環普慶坊大安台10號至13號開辦小學日夜校[24][25],翌年創辦中學部[26],是一個初中學部[24]。1950年為擴大校舍規模,慈善社向政府申請一幅面積達22,500平方呎的地皮[27],終在1953年獲批准於西環近加惠民道位置為屬下學校建成新校舍[24][25],由建築師周耀年負責設計[28]。期間政府資助一半,即17萬建築費[25][29],邀得時任華民政務司鶴健士(Brian Charles Keith Hawkins)於1956年主持開幕儔式[24]。此前該校於1952年起獲教育司署津貼[24],同年至1956年間辦學團體花費7萬9千元買入大安台校[24],藉此節省每年1萬多元租金開支[24]。
1956年域多利道校建成以來,該校舍一直沿用至1989年[26],為了增辦高中年級[30],校方得到教育署批准於1974年改建課室[30],學生可於1975年9月起於原校升讀高中[30]。另一方面,私立小學上午校於津貼下午校在1974年9月合併為全日制津貼小學[31]。校方及後於1979年增辦中一至中三年級[31],中三及中三年級按年再增加至每級各3個班別[31]。又於1980年9月停辦中文部[31],改辦英文部中一至中五年級[31]。
為了擴充班級結構,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校方於1989年3月獲教育署批准遷入屯門區辦學[32];同年9月至1990年9月前暫時借用大興邨釋慧文中學當年新建的校舍[32]。自1990年起正式遷到兆麟街現址[33],並以胡文虎夫人胡陳金枝的名字來命名,取代原名「鐘聲慈善社學校」;而在1990-91年間,由於此校未在屯門區開齊所有級別,部分課室曾為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遷入元朗前的臨時校舍。後於1992年校方既獲准開辦中七預科班[31],又於同年初把西環校舍交還政府[31]。鐘聲慈善社學校易名的契機起自胡文虎女兒胡仙捐出240萬元予鐘聲慈善社作為發展基金之用[31]。為表謝意,校董會如是於1989年6月去信教育署申請更改校名[31]。
仍命名為「鐘聲慈善社學校」時,學校的小學部設有夜校[34]。小學部則在中學部遷址後停辦。遷址後的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是「國際啟發潛能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聯盟」[35]及「新加坡教育局學習圈(Learning Circles)計劃」的成員學校[36]。每年均協助安排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或其他地方的師生交流活動。此外,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於2006年獲得美國 I.A.I.E. 頒發的「國際啟發潛能教育獎」[37]。而在1998年之後,因為母語教學的推行,而該校學生水平未達准予繼續採用英語教學的標準,因此需要轉用中文教學[38]。1997年成立學生會[39],1998年9月成立家長教師會[13]。
由於校政管理不善,加上曾發生行政人員濫用職權、學生吸毒等醜聞,導致此校收生於2000年代尾驟跌。因此,此校自2010年代起改以錄取南亞裔學生為主,以免被下令殺校[40]。
校舍
此校現存校舍為一座全連環型校舍,佔地5,000平方米,加建5樓後設有25間課室[41]。此校連同深培中學的相連校舍,由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承建,於1989年動工[42],1990年8月28日交付。
重要事件
此校曾發生多宗醜聞,其校政更曾被教育局批評。
- 2004年,教育統籌局公布四所中學及四所小學的視學報告,其中此校被批評人事上權責不清、課程過度剪裁、學生又不守課堂紀律,伏案睡覺。而高中授課語言標榜以英語授課,實際上是採用中英混合教學語言,所以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43]。
- 2006年7月26日,此校13歲女學生卓慧妍疑在旺角一間卡拉OK夜總會消遣時,服食過量氯胺酮及苯丙胺後,昏倒在旺角道街頭,送院後證實不治[44]。
- 2008年5月,時任校長林達仁被指在過去兩年內,協助其妻在校內推銷保險,更威脅不投保教職員可能被扣薪津、甚至被解僱。事後,校長被發出口頭警告,另校方決定禁止林妻進入校舍[45]。
- 2009年1月9日,教育局視學組總主任毛麗萍在該校3樓被其中一名學生撞到及推倒在地,對她造成人身傷害。她認為學校有疏忽,便入稟高等法院向校方索取賠償179萬港元[46][47]。
Remove ads
知名教職員
著名/傑出校友
鐘聲慈善社屬校的校友於1965年組建鐘聲校友會[25],至今仍然運作。
- 狄易達(原名廖成達;2008年中七):香港男歌手[48][49]
- 勞詠君:香港女模特兒
- 范文藤:前屯門普高足球員[50]
- 廖富源:香港超聯球隊東方足球隊守門員
- 姜炳耀:2008年度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立新服務有限公司的管理總監、天匠裝飾設計公司創辦人、傑出青年協會(2016-2017年執行委員會)主席[51]
- 洪為民,JP(1984年中五):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08年度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菁英會副主席、昊新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和執行副總裁[51][52]
- 關沃暖(1962年中三):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立法委員[53]
- 聶揚聲(1956年小六、1959年中三):榕光社主席[54][55]
- 吳淦軒:香港男歌手
- 許嘉灝(1961年中三):前東區區議會議員[56]
- 藍文漢(1996年中七):救世軍卜維廉中學副校長[57]
- 鄭德禮(2004年中七):香港教育大學國際教育學系講師[58]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