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錫安之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錫安之愛(英文:Hovevei Zion)是猶太復國主義利奧·平斯克於1884年建立的組織,1881年,俄羅斯帝國內掀起反猶運動風潮,利奧·平斯克於1884年建立了錫安之愛,旨在呼籲猶太平等權益。如今,錫安之愛被視為當代猶太復國主義先驅。[1]

歷史

Thumb
艾薩克·萊布·戈德伯格英語Isaac Leib Goldberg,里雄·萊錫安英語Rishon LeZion的創始人

大部分猶太人自一世紀起住在以色列領地的邊界。據聖經記載,「巴勒斯坦地區是上帝許予猶太人的」。[2][3] [4]1850年,巴勒斯坦地區約有35萬居民,其中穆斯林佔85%,基督教徒11%,猶太人4%。[5]

1853年,一位名為猶大·圖羅英語Judah Touro的猶太人將自己的財產用於巴勒斯坦猶太居民區的建設,並任命摩西·蒙蒂菲奧里負責執行。[6][7]蒙蒂菲奧里用這項資金完成了多個項目建設,其中包括耶路撒冷老城區以外建設的第一個猶太居民區和救濟院,即現在的米什基諾·沙阿南姆英語Mishkenot Sha'ananim。此外,勞倫斯·奧利芬特英語Laurence Oliphant嘗試去將波蘭立陶宛羅馬尼亞土耳其帝國的猶太無產階級帶到巴基斯坦但未能如願以償。

1881年至1884年期間,奧斯曼帝國內出現了大批集中營[8]同一時期,亞歷山大三世於1882年提出的五月法令英語anti-Semitic May Laws極大程度的影響了當地猶太人,以至於超過兩百萬的猶太人在1880至1920年間逃離蘇俄地區。大部分猶太人移民到了美國,但仍有小部分決定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區。[9]

1882年,著名哲學家艾薩克·萊布·戈德伯格英語Isaac Leib Goldberg土耳其政府的阻撓下帶領錫安之愛的信徒們在以色列創建了里雄·萊錫安英語Rishon LeZion,此地之後又由比魯人進行發展與擴充。

錫安之愛的崇尚者最初的教規是由艾薩克·魯夫在1883年攥寫的;1884年時,34位代表在德國的卡托維茲(今屬波蘭)齊聚一堂,最後決定由拉比當任董事長,利奧·平斯克當任會長;這個組織從埃德蒙·羅斯查爾德男爵等慈善家手中獲得資金,去幫助猶太人定居並獲得教育。1887年,另一場會議在德魯斯基寧凱舉行。

為了得到官方機構的認可,錫安之愛的沙俄分支想要成立一個慈善團體。1890年初,該提議以「幫助敍利亞和以色列猶太農民和工匠的基金會」的名義得到了沙俄政府的授權,之後此基金會變成了人盡皆知的敖德薩猶太委員會英語The Odessa Committee。委員會為許多方面做出了貢獻,例如在農業方面、1890-1891年利河伯和哈代拉的建立以及米斯瑪·哈雅登英語Mishmar HaYarden的修復項目。

其中一位大投資人是著名的茶葉商人卡洛尼姆斯·沃爾夫·維索茨基英語Kalonimus Wolf Wissotzky,他成立了蘇聯最大的茶葉公司維索茨基茶英語Wissotzky Tea。維索茨基資助了巴勒斯坦農業殖民地並在1884年至1885年之間親自拜訪了當地,之後還就此次拜訪發表了一本書。[10]

1897年,在第一次錫安之愛大會開始之前,敖德薩猶太委員會英語The Odessa Committee成員已有4000餘人;當委員會於大會後正式成立後,大部分錫安之愛的老成員都紛紛加入。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