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鋸紋白環蛇

游蛇科白环蛇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鋸紋白環蛇(學名:Lycodon serratus),一種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羊拉鄉格亞丁村附近的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區發現的爬行動物,隸屬於游蛇科白環蛇屬。因具有明顯的狹長鋸齒狀橫紋而得名。本種是首次於雲南西北部金沙江乾熱河谷記錄白環蛇屬物種。[1]

快速預覽 鋸紋白環蛇,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鑑別特徵

鋸紋白環蛇體型中等,纖細,總長(ToL)628毫米,體長(SVL)480毫米;尾長佔總長的比為23.6%;頭部扁平,與頸部區分明顯,吻部狹窄;眼大,垂直橢圓形;背鱗19-17-15行,光滑;腹鱗198枚;尾下鱗84枚;肛鱗二分;上唇鱗8或9枚,2-3-3或2-4-3;下唇鱗10(5);眶前鱗單枚,眶後鱗2枚;頰鱗入眶;側頂鱗擴大,2枚,與顳鱗和頂鱗後上部及7枚頸鱗相接;上頜齒12枚,分為4組(6-1-1-4或6-1-2-3);背面為髒黃橄欖色,帶有明顯的深黑色鋸齒狀橫紋,在軀體前1/7部分為兩枚鱗片寬,其餘為單枚鱗片寬;頸部具有一條頸紋,軀體具有66條橫紋,尾部為26條橫紋;背部第一條橫紋位於第10行腹鱗處;前1/3腹面為純白色,其餘2/3部及整個尾部腹面具有深灰色斑點。[1]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