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閩都別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閩都別記》(閩東語:閩都別記,平話字:Mìng-dŭ Biék Gé)是一部清代以福州方言的長篇章回體傳奇小說。該書是福州評話的說書人以當地民間傳說參照歷史故事寫成的話本,為福建現存篇幅最長的章回體小說。全書一共四百回,一百二十多萬字;其中第二百回重複,實際上一共四百零一回。該書保存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可補正正史、方志的不足,是研究福建地方史和社會學、民俗學及語言學的重要參考材料。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8年7月3日) |
該書前二百四十回又名《雙峰夢》,成書於清代中葉,以唐末宋初福州周朴、吳勖兩家族成員的經歷為主線。內有林仁翰等人漂流海外諸國的描寫,明顯受到神魔小說《鏡花緣》的影響。第二百四十一回之後的部分為續寫,講述宋代至清朝初年的一系列故事,成書時間不會超過光緒時期。該小說描寫了福建(尤其是福州十邑地區)的社會生活,內穿插了大量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地方掌故、風俗習慣、名勝古跡、俚謠俗諺、以及方言俗語等等。但內容不限於福建,往往涉及外省及外國,並與中國政治發展變遷相呼應,如漢人開拓台灣、鄭和下西洋、閩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等等。
該書署名「里人何求纂」,其真實身份不詳,可能是真名,也有可能是僞托之名,亦有可能多名文人集體編著時使用的名字,目前學界尚無定論。該書中在敘述古跡題詠之時常附有署名為「拂如氏」所寫的五七言詩,首位整理這部小說的舉人董執誼認為,這位「拂如氏」應當即是作者「里人何求」。廈門大學學者傅衣凌指出,拂如氏是否即是作者史無明文,然而第七回拂如氏「九仙山詩」中有「吾宗伯仲九神仙」一句,可以推斷拂如氏與何氏九仙同為何姓。
Remove ads
版本
《閩都別記》最早僅僅只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福州文人中間流行。清朝末年,居住衣錦坊的舉人董執誼(號藕根齋)搜集了三坊七巷數家所藏的手抄本之後對其進行整理訂正,用銷鏹紙手抄並油印出版。此書一經出版,便與《榴花夢》一同成為福州租書舖的熱門書籍。之後,董執誼於宣統辛亥年(1911年)出版了石印本。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福州萬國出版社出版鉛字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建人民出版社於1987年出版了《閩都別記》簡化字版本,共計上中下三冊。2008年,出版《閩都別記》珍藏本上下兩冊。
外部連結
![]() | 這是一篇與中文文學相關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