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列克謝·基塔耶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列克謝·尤利耶維奇·基塔耶夫(俄語:Алексей Юрьевич Китаев羅馬化Alexei Yurievich Kitaev,1963年8月26日),俄裔美國物理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卡夫利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朗道理論物理研究所工作時,他引入了量子相位估計算法英語Quantum phase estimation algorithm(用以求解隱含子群問題的交換情形)和拓撲量子計算機英語Topological quantum computer(作為容錯量子計算的解決方案之一,並引入了任意子)。[2]他還提出了計算複雜性類 NP 的量子對應 QMA,並證明了 k-局域哈密爾頓問題是 QMA 完全的,這一工作被認為是之後的量子哈密頓量複雜性理論的第一個重要結果。[3][4]

快速預覽 阿列克謝·基塔耶夫Алексей Китаев,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基塔耶夫1986年畢業於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1989年在朗道理論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99-2001年曾為微軟研究院工作。2002至今年任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1]

榮譽和獎項

2008年,基塔耶夫被授予麥克阿瑟獎學金

2012年7月,他是基礎物理學突破獎的首位獲獎者,該獎由物理學家及網絡企業家尤里·米爾納所創立。[5]

2015年,他被ICTP授予狄拉克獎[6]

2017年,他與文小剛一同被授予奧利弗·巴克利獎[7]

2021年,他被選入美國國家科學院[8]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