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波羅型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波羅型小行星
Remove ads

阿波羅型小行星是以小行星(1862) 阿波羅為首,命名的一群近地小行星。(1862) 阿波羅是由德國天文學家卡爾·雷恩穆斯於1932年4月24日發現的。它們是越地小行星,軌道半長軸大於地球軌道(a > 1 AU),但近日點距離小於地球的遠日點距離(q < 1.017 AU)[1][2]。而橫越地球軌道的小行星,其中有些非常接近地球,會對地球造成威脅(軌道長半徑越接近地球軌道半徑,且軌道扁率越小的就會越靠近地球)。

Thumb
阿波羅型小行星的軌道區覆蓋在 類地行星的軌道區
  火星 (M)
  金星 (V)
  水星 (H)
  太陽
  阿波羅型小行星
  地球 (E)

截至2024年10月 (2024-10),已知的阿波羅小行星數量為20,412顆,使該類小行星成為近地天體中最大的一群(cf. 阿登阿莫爾阿提娜小行星)[3],其中,1628是編號(小行星只有在兩次或多次的觀測之後,才會被賦予編號),79顆已經被命名,2104顆被確定是潛在危險的小行星[4][5]

它們的半長軸離地球越近,穿越軌道所需的離心率就越小。 於2013年2月15日,在俄羅斯南部烏拉爾地區的車里雅賓斯克,使飛濺的窗玻璃碎屑造成大約1,500人受傷的車里雅賓斯克隕石,就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6][7]

Remove ads

列表

已知最大的阿波羅型小行星是(1866) 西西弗斯,直徑約為 8.5 km。已知的阿波羅型小行星的例子包括:

更多資訊 名稱, Year ...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