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放 (194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放(1944年—2005年11月19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以紀實性、反腐敗題材小說知名[1][2]

1979年,陳放創作短篇小說《最後一幅肖像》,1980年改寫為電影劇本,由安徽電視台拍攝成電視劇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他在報告文學、政論、經濟專著、歷史專著、電視專題片、影視劇本等方面均有涉獵[1]。擔任的最後一個單位職務是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編劇[2]

1997年,陳放因30萬字的長篇小說《天怒》而名聲大振。小說是以北京前副市長王寶森自殺,市長、政治局委員陳希同被逮捕判刑為背景。《美國之音》採訪其子陳漢青,據他所述,陳放因《天怒》受到很多威脅,家裏每天都能接到恐嚇電話,也有人來敲門。陳放曾在深圳遭到毒打,而在北京街道上,好幾次遭到暗算,有人想把他從行人路推到機動車輛行駛的馬路上去。宣傳部門因《天怒》內容敏感,限制發行。結果造成超過百萬冊的盜版。1998年,陳放將《天怒》擴寫至70萬字,以《天怒人怨》之名出版,同樣獲得成功[2]

2000年,陳放完成反腐題材、長篇紀實小說《都市危情》。2000年1月至12月,陳放以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身份在日本進行學術研究。2001年5月30日,陳放被檢查出「腦堵塞」,左半身幾乎癱瘓。在這種情況下,陳放完成中日警方聯手打擊在日黑社會犯罪小說《海怒》,以及小說《地怒》[1]

2005年2月,陳放被查出前列腺癌晚期。11月14日,因為心梗住進北京人民醫院急救室。11月19日1點45分,因心肌梗塞在北京人民醫院逝世,享年61歲[1]。妻子齊逸梅認為陳放的逝世,與他出書後所受到的壓力有很大關聯。齊逸梅說:「很有影響。他的健康,完全是他這一生遭遇的事件,社會壓力特別大.......他一直是沒有特別自由的......」[2]

2013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陳放、史鐵生的遺作——小說《男人、女人、殘疾人》。該小說由陳放與史鐵生、劉樹生甘鐵生劉樹華曉劍五人在1980年代中期共同創作。小說原稿由曉劍保存,但因各種原因,長期未能出版[3]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