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洪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洪淵(1937年—),男,浙江三門人,中國分析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生平
陳洪淵生於浙江省三門縣懸諸上楓坑村,曾就讀於台州中學。1956年,18歲的陳洪淵考進南京大學,就讀於放射化學專業。[1]196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81年,陳洪淵獲得了德國大眾汽車公司設立的「VW-Stiftung獎學金」,1981年-1984年留學德國美因茨大學。[2]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教學委員會副主任。
社會兼職
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長、國家獎勵委員會科技獎評委、全國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兼任多種化學期刊的副主編,如:《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和《分析科學學報》[3]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青島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西北大學兼職或名譽教授,南開大學楊石先講座教授。
科研成果
在電分析化學基礎與應用的領域均作出了突出貢獻。[4] 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分析化學基礎理論與新方法;生物電化學與納米電化學;生物/電化學傳感器;微流控晶片分析系統等。[5]
在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微納流控生化分析集成系統》[6]
教育事業
已指導博士後9名,培養博士51名,碩士36名。[7]
獎項和榮譽
- 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8]
-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 1995年、1998年國家教委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
- 2001年、2006年2次榮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 2006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 200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