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海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海澄
Remove ads

陳海澄(1892年7月6日—1972年10月30日)[1],字劍秋,譜名江蘇省阜寧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2][3]

快速預覽 陳海澄, 個人資料 ...

生平[4][5][6][7]

先世在明朝初年自姑蘇遷居阜寧。世代耕讚,奉佛行善。六歲入私塾。。辛亥秋,考入寧屬師範學校, 翌年秋, 以同等學力,考入省立法政專門學校,以法律科畢業。民國三年(1914年)赴日本,先後入東京法政大學明治大學[8],民國六年(1917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法律科畢業[2]

歷任中華民國僑日工商共濟會京都分會會長,江蘇法政大學、北平中國大學、民國大學、法政大學等校教授、總務長,中國國民黨江蘇省特別委員會指導委員,南京特別市黨部委員,首都各界抗日救國指導委員,行憲前立法院立法委員,立法院西北五省法制考查委員

1923年,回國,任江南法政大學教授。1924年,在北京中國大學民國大學教授兼法政大學教務長,並參與中國國民黨在北京的黨務宣傳工作。1927年4月,任南京國民政府秘書處兼參事辦公室主任。1928年12月12日,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秘書處秘書。1931年,兼任中國國民黨南京市黨部委員。[3]

1942年3月28日,任國民政府第四屆立法院立法委員。1948年5月4日,任行憲第一屆立法院集會籌備處籌備委員,並當選為立法委員。1949年後,曾在香港華南大學任教。後來到台灣,繼續擔任立法院立法委員。[3]

1972年10月30日,在新店安坑門前等候公共汽車被馬達卡車撞倒而死[9][10]

Remove ads

家庭

  • 父:陳如堃,字厚哉。
  • 母:萬氏
  • 妻:周定儀,美專畢業。
  • 子:陳光宇,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士。[2]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