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陶承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陶承學(1518年—1598年),字子述,號泗橋,別號鎖泗山人。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丁未進士,累官南京禮部尚書。
生平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試第五十三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進士[1][2]。通政司觀政,授中書舍人,二十九年九月遷南京湖廣道御史,三十一年巡按應天,因彈劾仇鸞誤國,三十五年出京為徽州府知府,歷官江西九江兵備副使、湖廣湖口道右參政,四十四年二月升福建按察使,復除廣東按察使,隆慶五年二月升山東右布政使,三月升河南左布政使。
神宗即位,隆慶六年(1572年)八月,召為太僕寺卿,不久在十月改任應天府尹。萬曆元年(1573年)十月升南京大理寺卿,三年五月轉北大理寺卿,十一月升工部右侍郎,四年二月改刑部右侍郎,六月升本部左侍郎。陶承學為官時,除俸祿外,分文不取,「生平清謹,始終不移」。萬曆六年三月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因與張居正不合,九年二月考察致仕,辭官歸里。萬曆二十六年(1598)六月初三日卒,年八十一,贈太子少保,諡恭惠。
著作
著有《字學集要》。
家族
曾祖陶愫;祖父陶試,曾任訓導;父陶廷奎,曾任歲貢生。母商氏。具慶下。兄陶大有(刑部主事)、陶惟學、陶大年(南京兵部郎中)。弟陶幼學、勉學、來學、時學、典學、永學、勤學、篤學[3]有子陶養元、陶鶴齡(舉人)、陶望齡、陶奭齡(癸卯舉人)、陶益齡、陶祖齡。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