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隋唐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隋唐音系,以往多指切韻音,但《切韻》並非一時一地的音系代表。[1]王力陸德明經典釋文》和玄應一切經音義》的反切考證隋唐音系,並認為玄應在書中提到的「正音」,即是當時的長安音。

研究材料

由於切韻不並能代表單一音系,王力以陸德明《經典釋文》和玄應《一切經音義》中的反切做為依據,構擬隋唐音系。《經典釋文》書成於陳後主至德元年(西元583年),《一切經音義》書成於貞觀年間(西元627年—649年),與《切韻》書成的期間(西元601年)先後距離不遠。以此為材料所構擬的,大致為六世紀末到七世紀中期的語音系統。

聲母

根據王力的擬音,隋-中唐時代共有三十三個聲母,如下表:[2]

更多資訊 雙唇, 舌尖前 ...
Remove ads

韻母

王力認為隋-中唐音系一共有五十個韻部,下表是王力擬音。


更多資訊 陰聲, 入聲 ...

聲調

在聲調方面,隋唐音系基本上與魏晉南北朝音系保持一致,具「平、上、去、入」四聲,但調值方面是否有變化目前無從得知。

參見

腳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