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雍正十二美人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雍正十二美人圖或十二美人圖,又名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組清代絹本設色工筆漢服仕女圖的俗稱,普遍認為此組美人圖與雍正帝有關[1]。
原係清宮舊藏[2],共有十二幅。1950年,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楊臣彬、石雨村在清點庫房時,發現此組繪畫。1983年,黃苗子認為畫中美人是雍正帝妃嬪。1986年,朱家溍發現內務府檔案記載:雍正十年(1732年)圓明園深柳讀書堂圍屏上「拆下美人絹畫12張」。被認為正是畫作的出處[3]。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十年八月間,傳旨將這十二張絹畫「着墊紙襯平,各配做卷杆」藏於宮內[4]。2014年,故宮博物院以此組圖作中的九幅為原型,創作相關動畫[5]。
畫幅尺寸相同,均縱184厘米,橫98厘米[2]。每一幅畫均是一位美人,根據內容,分別是:裘裝對鏡、烘爐觀雪、倚門觀竹、立持如意、桐蔭品茗、撫書低吟、消夏賞蝶、燭下縫衣、博古幽思、持表觀菊、倚榻觀鵲、捻珠觀貓[5]。
此畫沒有作者署名和題名。曾題名《雍正妃畫像》,後改題《雍正妃行樂圖》。繪畫風格符合當時數位宮廷畫師的風格。畫中背景的題字落款、印章等均為雍正帝本人。「裘裝對鏡」背景中的書法條幅落款破塵居士,這是雍正帝在康熙年間的自號。畫中美人曾被認為是雍正帝妃嬪群像,但與清宮妃嬪畫像風格不符。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楊新推論後認為「消夏賞蝶」中美人是雍正帝皇后那拉氏。亦有認為畫中所描繪的美女只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格式化美人[3]。
Remove ads
圖片
-
裘裝對鏡
-
烘爐觀雪
-
倚門觀竹
-
立持如意
-
桐蔭品茗
-
撫書低吟
-
消夏賞蝶
-
燭下縫衣
-
博古幽思
-
持表觀菊
-
倚榻觀鵲
-
捻珠觀貓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