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雪蘭莪州華文小學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截至2022年6月共有107,444名學生就讀於州內的115所華文小學(簡稱「華小」)[1],其中25所為學生人數少過150人的微型華小,佔了該州華小總數的22%,而少過30人的微型華小有2所。[2][3]此外,有45所華小的學生人數超過1,050人,不符合城市與鄉村規劃局的學校規劃指南。[3]

快速預覽

雪蘭莪州華文小學

  學生人數多過1050人(39.13%)
  學生人數150至1050人(39.13%)
  學生人數30至149人(20.00%)
  學生人數少過30人(1.74%)

雪蘭莪州華小列表

Thumb
尚未建造的福全山莊中華華小
  依據鄉村規劃局的學校規劃指南,多於1,050人的華小[3]
  學生人數150至1,050人
  少於150人的微型華小,復級班除外[4]
  落實復級班,少於30人的微型華小[5]
  已關閉,但已遷至外縣或外州的華小
  已永久關閉的華小
更多資訊 縣屬, 華小 學生人數 ...
Remove ads

巴生縣

巴生縣截至2022年6月共有24,319名學生以及21所華小,其中4所為微型華小。

更多資訊 學校編號, 地區 ...
Remove ads

瓜拉冷岳縣

瓜拉冷岳縣截至2022年6月共有4,405名學生以及8所華小,其中1所為微型華小。

更多資訊 學校編號, 地區 ...

瓜拉雪蘭莪縣

瓜拉雪蘭莪縣截至2022年6月共有1,941名學生以及12所華小,其中7所為微型華小。

更多資訊 學校編號, 地區 ...
Remove ads

烏魯冷岳縣

烏魯冷岳縣截至2022年6月共有21,006名學生以及17所華小,其中2所為微型華小。

更多資訊 學校編號, 地區 ...
Remove ads

烏魯雪蘭莪縣

烏魯雪蘭莪縣截至2022年6月共有2,027名學生以及9所華小,其中4所為微型華小。

更多資訊 學校編號, 地區 ...
Remove ads

沙白安南縣

沙白安南縣截至2022年6月共有2,009名學生以及10所華小,其中7所為微型華小。

更多資訊 學校編號, 地區 ...
Remove ads

鵝嘜縣

鵝嘜縣截至2022年6月共有9,181名學生以及8所華小,無微型華小。

更多資訊 學校編號, 地區 ...
Remove ads

八打靈縣

八打靈縣截至2022年6月共有38,152名學生以及23所華小,無微型華小。

更多資訊 學校編號, 地區 ...
Remove ads

雪邦縣

雪邦縣截至2022年6月共有4,404名學生以及7所華小,其中2所為微型華小。

更多資訊 學校編號, 地區 ...
Remove ads

另見

註釋

  1. 原和巴生中華華中及獨中共用校地,2009年搬遷至莎亞南哥打哥文丁,[6]惟繼續使用「巴生」作為地方名[7]
  2. 原與興華中學共用校地,2005年啟用新校舍。[6]
  3. 原位於武吉肯文丁(甘榜爪哇),因原有校地不理想而搬遷至臨近的哥文寧烏達瑪,2017年6月啟用新校舍。[8]
  4. 因空氣環境不理想以及學生人數減少而申請遷至巴生順利花園[9]
  5. 原與濱華中學和濱華二小共用校地,2007啟用新校舍。[6]
  6. 原位於巴生港口海南村,因學生來源減少而遷至先址,2012年啟用新校舍。[6][10]
  7. 原與濱華中學和濱華一小共用校地,2009啟用新校舍。[6]
  8. 原位於福隆港,2019年獲准遷至瓜拉冷岳麗陽豐逸城(Tropicana Aman)[11],2019年因沒有學生而停辦,瓜拉冷岳新校舍於2022年開課。[12]
  9. 原敦林蒼佑華小校地,後來改在檳城大山腳興建
  10. 因學生來源減少,2008年獲准遷至安邦福全山莊,[6]2021年3月動土,預計2024年竣工。[13]
  11. 原位於峇玲瓏,因學生來源減少,2017年獲准遷至士毛月Eco Majestic[14],2019年杪動土興建,2023年9月4日啟用新校舍。[15]
  12. 2021年1月開課[16]
  13. 原位於Nigel Gardner園丘,因學生來源減少而遷校至武吉柏侖東,2011年啟用新校舍。[6][17]
  14. 原位於烏魯雪蘭莪縣的雙溪丁宜,因學生來源減少而於2003年7月遷至梳邦再也。[6]
  15. 原位於叻思新村,因原校址環境不理想,2017年遷至現址。[6]
  16. 將遷至萬撓[18]
  17. 原位於白沙羅新村,因校地太過擁擠,及教學環境不理想而遷至現址,2001年啟用新校舍。但卻因沒有妥善處理社區居民對學校的需求而引發長達8年的「捍衛白小原校運動」。至於空置8年之久的原校則於2009年重新啟用(霹靂州巴力士那坡中華華小搬遷至該校)[6]
  18. 原位於吉隆坡錫蘭巷,因學生來源減少而遷至現址,1983年啟用新校舍。[19]
  19. 原位於吉隆坡孟沙,因學生來源減少而遷至現址,1991年啟用新校舍。[20]該學校使用首邦市作為「Subang Jaya」的中文譯名
  20. 屬於宏願學校的一部分
  21. 原位於霹靂州愛大華哈古樂園丘,因學生來源減少而遷至現址,2008年啟用新校舍,[6]2016年易名
  22. 原位於霹靂州巴力士那坡,因學生來源減少,2009年搬遷至雪蘭莪州白沙羅新村,以作為重新使用空置了8年之久的白沙羅華小原校校舍的方案。[6]
  23. 原位於彭亨州加叻武吉丁丁園丘,因學生來源減少而遷至現址,2014年2月啟用新校舍。[6][21][22]
  24. 原位於霹靂務邊,因學生來源減少,2017年10月26日獲准遷至蒲種柏蘭嶺,[14][23]2019年改為使用蒲種烏達瑪第一國中對面的學校保留地,[24]後來因土地風波而改在蒲種都會城興建,2022年動工。[25]2025年2月17日開課。[26]
  25. 原位於森美蘭州利民濟禮仁園,因學生來源減少,2017年10月26日獲准遷至Bandar Elmina,2023年動工興建,預計2025年建竣。[27]
  26. 2017年10月26日原計劃於蒲種布特拉柏邁花園興建,後來改為使用金鑾第五區的學校保留地,[28]2021年動土興建,[29]不久後不明原因停工。[30]
  27. 原位於霹靂州烏魯十八丁,因學生來源減少而遷至現址,2018年3月啟用新校舍。[6]
  28. 2024年動土興建,預計2027年9月啟用新校舍。[31]
  29. 前朱運興華小校地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