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雲峰導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雲峰導彈,正式名稱為擎天極音速巡航導彈[2],是中華民國已量產的一種中程巡航導彈,媒體報導指出該武器射程可達2,000公里,相關研發計劃開始於已故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任內,歷經陳水扁馬英九時期,在馬英九任內中止開發,在蔡英文任內力主國防自主而重啟[3]、試射成功並進入量產[4][5][6]

快速預覽 雲峰導彈, 類型 ...

媒體報導內容

根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布的導彈威脅頁面介紹,擎天極音速巡航導彈是一種地對地、超音速巡弋導彈,它是中華民國國軍少數「針對深入中國北部中部之目標而設計的戰略資產」之一。[7]

雲峰計劃則於李登輝總統時建案[8],相關資訊於2012年首度曝光,但此導彈計劃在之前已開始進行,並於1996年的臺灣海峽導彈危機後便開始秘密研發,將擎天極音速巡航導彈的發射試驗「隱藏」在雄風三型試驗專案中以避開外界質疑。[9]

擎天極音速巡航導彈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10],配有衝壓發動機,高達6馬赫速度,設計規格射程1,200公里。[11]根據媒體報導,射程最遠可達2,000公里。[12][13]根據民視報導,此導彈速度為每秒1030米、酬載為225公斤。[14]

2013年底,首次中低空全射程測試。2014年,馬英九總統考量兩岸和緩關係及美方壓力,未核定雲峰中程導彈量產計劃[15]。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前,媒體曾多次報導臆測蔡英文將中止計劃[16]。2019年,媒體傳蔡英文核定導彈量產計劃[17]

曾任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的龔家政於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問過程中,首度披露本導彈的研發過程,並認為該型導彈能建立國軍的戰略嚇阻力量[18]。但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指出,由於不具備核彈頭,受限於國防資源又不可能大量部署,因此雖可望獲得若干戰術效果,但很難形成戰略嚇阻力量。[19]

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訪問時也表示,配備常規彈頭的擎天極音速巡航導彈價值有限,若配備核彈頭能達到戰略上核威懾的意義。[a]

國防報告書諮詢委員宋兆文表示,擎天極音速巡航導彈利用GPS陀螺儀來搜尋目標。導彈寬90厘米、長約9米,並且使用中科院自製液態燃料推進。宋兆文認為,擎天極音速巡航導彈可能有6馬赫以及超過2,000公里以上的射程。[21]

Remove ads

官方說法

立法院於2021年10月6日審查「海空戰力提升計劃採購特別條例草案」,針對國民黨立委江啟臣關切雲峰導彈的性能,國防部長邱國正回應稱研發成功與否「還在努力中」,性能不便透露。[22]2022年6月12日,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雲峰導彈已經量產,射程可達北京[23]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正在對該導彈進行升級,以使其具備發射衛星的能力。這種運載工具將能夠在500公里左右的低地球軌道上運送50至200公斤的衛星。[24][25]據推測,升級計劃將把導彈的射程擴大到2,000公里。[7]

參見

備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