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蛋白氨基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蛋白胺基酸
Remove ads

非蛋白氨基酸[1](non-proteinogenic amino acids)是生物化學上指在蛋白質內找不到(例如:肉鹼GABAL-DOPA),或沒有被標準遺傳密碼編碼的其他氨基酸

Thumb
除了蛋白氨基酸(左下黃圈內所示)外,餘下的都屬於非蛋白氨基酸。

儘管在合成蛋白質時只會用到21種氨基酸(真核細胞只會用20種[note 1]),事實上目前已經知道還有另外超過300種的天然氨基酸,而相信窮盡所有組合,這數目可以數以千計[2]。 在所有的非蛋白氨基酸當中,有部份較為值得注意,因為下列各種原因:

通過否定來定義

Thumb
離胺酸(Lysine)

在技術上,任何具有(-NH2)和羧酸(-COOH)官能團的有機化合物都是氨基酸蛋白氨基酸是該組的一小部分,具有帶有一個氨基,一個羧基,一個側鏈和一個α-氫左旋構象的中心碳原子(α-或2-),甘氨酸除外, 非氨基和脯氨酸,其氨基是仲胺,因此由於傳統原因通常被稱為亞氨基酸,儘管不是亞氨基

遺傳密碼編碼20種標準氨基酸,用於在翻譯過程中摻入蛋白質中。 然而,有兩種額外的蛋白質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吡咯離胺酸。 這些非標準氨基酸不具有專用密碼子,但是當存在特測序列時,加入代替終止密碼子,硒代半胱氨酸的UGA密碼子和SECIS元件[3]吡咯離胺酸的UAG PYLIS下游序列[4]。 所有其他氨基酸被稱為「非蛋白原性」。

有各種氨基酸組[5]

  • 20種標準氨基酸
  • 22種蛋白質氨基酸
  • 超過80個氨基酸是由高濃度非生物創建
  • 大約900個是由自然途徑產生的
  • 超過118種被工程化氨基酸被置於蛋白質中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註釋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