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項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項煜(1598年—1645年),字仲昭,號水心,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
天啓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依附魏忠賢[1]。選庶吉士,歷官翰林院檢討。崇禎二年(1629年)清軍入塞,項煜就此彈劾兵部尚書王洽,引世宗斬丁汝夔舊例,主張嚴懲。思宗遂決心將王洽下獄擬斬,王洽瘐死[2]。崇禎十年(1637年),項煜任東宮講官,教授太子朱慈烺讀書[3]。又彈劾內閣首輔張志發把持考選,被思宗逐出[4]。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項煜投降。大順大學士黎志升原為項煜甲戌科所取進士,欲推薦其任高官。然而,項煜僅得授太常寺丞,十分沮喪。奉命祭祀泰山,驛馳至山東,變裝南逃[5]。
項煜家為蘇州巨富。五月,當地諸生聲討從賊鄉官,項煜及大理寺正錢位坤、通政司參議宋學顯、禮部員外郎湯有慶家皆被吳中士民給焚燒劫掠[6][7]。福王在南京即位,項煜盛裝參加朝賀,諸臣稱怪[8]。十二月,刑部尚書解學龍治從賊之獄,上六等定罪名單,項煜擬為「三等應絞擬贖者」[9]。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破南京。六月,項煜逃亡浙東,至慈谿馮元颺家。當地有人以其為賊臣,投入橋下溺死[10]。
Remove ads
評價
項煜在天啟朝親近閹黨,在崇禎朝以激烈言辭沽名,後因「從賊」身死,《明季北略》等著作對其評價極差[5]。項煜在慈谿遇害時,知縣王玉藻是其門生,卻置之不問,有人質疑其不顧師生情誼,玉藻卻道:「吾豈能為向雄之待鍾會哉!夫君臣之與師友,果孰重?」聽到的人無不對其肅然起敬[11]。清雍正年間,汪景祺曾在《西征隨筆》中為其死鳴不平[12]。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