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颱風桑達 (200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颱風桑達(英語:Typhoon Songda,國際編號:041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2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Nina)為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十八個被命名的風暴。「桑達」一名由越南提供,是指紅河一條名為「黑河」(Sông Đà)的支流。
桑達是一個星期內第二個吹襲日本的颱風,之前日本受到颱風暹芭的影響。
Remove ads
發展過程
桑達是於2004年8月28日,在馬紹爾群島附近形成,隨後向西前進。31日時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每秒45米(大約每小時160公里)。原本預測桑達將朝中國前進,但由於副熱帶高壓的減弱,桑達改朝西北前進。
9月5日下午4時半,桑達於日本沖繩縣名護市附近通過,在名護市錄得924.4hPa的最低海面氣壓,之後其強度有所減弱。桑達進入東中國海後轉向東北,在7日8時半左右於日本長崎縣長崎市附近登陸,當時中心氣壓有945hPa,中心附近最大風速40m/s(大約145km/h)。隨後陸續經過佐賀縣、福岡縣、山口縣,12時進入日本海。
影響
4日至9日,在諸塚錄得905毫米雨量,其中358毫米集中在6日及7日早上。在廣島錄得最高風速為135英哩/60.2米/秒。在佐賀錄得944.3的低氣壓。新聞報導指出颱風在日本造成20人死亡及700多人受傷。此外,15名輪船人員失蹤。桑達造成了三宗地震[1]。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