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颱風鮎魚 (2016年)

2016年的17號颱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颱風鮎魚 (2016年)
Remove ads

颱風鮎魚(英語:Typhoon Megi,國際編號:161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0201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Helen,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7個被命名的風暴。「鮎魚」(메기)一名是由南韓所提供,是一種在河流或湖泊裏常見的魚嘴旁有長鬚,魚身大,它的出現令人聯想到快要下雨[1][2]。此名稱為第3次使用,6年前的同名颱風是21世紀西北太平洋中心氣壓最低的熱帶氣旋,更以巔峰強度橫掃菲律賓呂宋並造成嚴重破壞,但此名稱未被申請除名;亦是繼同年颱風莫蘭蒂颱風馬勒卡後,連續第3個影響關島和台灣的熱帶氣旋。

快速預覽 颱風鮎魚, 路徑圖 ...
Remove ads

發展過程

初期出現多中心

熱帶輻合帶在2016年9月持續活躍於西北太平洋上空,一個低壓區在9月19日於波納佩島北面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中午12時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6W[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翌日(20日)初時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注 1],至同日傍晚提升為「中」[注 2]。雖然系統組織散亂,但是日本氣象廳在21日上午9時25分把該低壓區升為熱帶低氣壓之時,已經隨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5],表示1日內有機會發展為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在下午2時把上述評級提升為「高」,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6][注 3]。該系統在22日採取西移路徑,結構持續紊亂,在楚克以北掠過後分裂出兩個旋轉中心,主中心北折並橫過關島西南面海域,令當地繼同月較早前的莫蘭蒂和馬勒卡後,遭受連續第3個風暴吹襲;副中心則繼續以西南偏西路徑移向雅蒲島。當日電腦數值預報模式運算結果指出,此系統會逐步增強並大致移向臺灣至呂宋海峽一帶,但隨後路徑存在變數[7]

隨着系統螺旋性漸增,以及副中心減弱,日本氣象廳在23日上午9時15分把該熱帶低氣壓正式升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鮎魚,給予國際編號「1617」[8][注 4];鮎魚在下午12時45分進入香港天文台責任範圍時,該部門亦把鮎魚評為熱帶風暴[9]。此外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在上午11時正把鮎魚升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0W[7][注 5]。當日電腦數值預報模式顯示,鮎魚將穩定增強並向呂宋海峽至臺灣前進,臺灣將有頗大機會與關島一樣,受到連續第3股颱風吹襲,但鮎魚往後的路徑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而存有不確定性,西至珠江口一帶、東至臺灣以北轉向[10];不過各官方部門均採納數值預報中的主流預測,即穿過花東地區恆春半島,再移向廣東東部至福建。當晚鮎魚在副熱帶高壓脊南側的偏東氣流引領下,恢復較為偏西之路徑,時速約25公里,雖然雅蒲島附近的副中心已消失,但是主中心附近再出現多個渦旋,反映鮎魚的組織仍相當散亂[11]。然而鮎魚在多中心情況未擺脫的情況下,仍能發展出中心密集雲團,促使日本氣象廳率先在24日凌晨2時45分把鮎魚升為強烈熱帶風暴[12],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別在早上8時正和上午9時45分跟隨升格[13][14]

Remove ads

穩定增強環流巨大

鮎魚所在海域垂直風切變微弱[注 6],並有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注 16]強化高空輻散,加上先前莫蘭蒂和馬勒卡移速都較快,未有嚴重消耗海水能量,因此水面仍然炎熱,水文達攝氏30度[29]。種種因素均有利鮎魚加快整合,使其強度穩步上揚,鮎魚在中午時份解決多中心問題,主中心再次顯現且發展出一個若隱若現的「雲捲風眼」[29]臺灣中央氣象局於9月24日下午2時正把鮎魚升為中度颱風[30];日本氣象廳緊隨其後,於45分鐘後把鮎魚升為颱風[31],香港天文台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先後在晚上9時45分和11時正跟隨升格[32][29],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要到翌晨(25日)8時10分才把鮎魚升為颱風[13]。副熱帶高壓脊維持強勢,帶領鮎魚繼續以時速22公里之西北偏西路線,向臺灣長驅直進;各大數值預報和官方部門預測分歧亦逐漸收窄,路徑集中至花東地區,惟一有差別的仍是於中國福建再次登陸後,是向正西移入廣東,抑或轉向偏北深入內陸[29]

縱使鮎魚捲入乾空氣稍為影響結構,使其打開低層風眼後遲遲未能貫通至雲頂,眼壁也顯得甚為粗糙,不過其低層環流中心繼續鞏固和被對流雲帶緊緊包裹,系統上空流出亦漸呈放射狀[33],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別在26日早上8時15分和上午9時45分把鮎魚升為強颱風[13][34]。當日鮎魚強度繼續拾級而上,其內力也變得明顯,引致鮎魚移動方向比預期略為偏北[33][注 17],各地官方部門的預報路線也因而一致北抬,鎖定在花蓮縣登陸,然後穿過臺灣本島和臺灣海峽;可是預期隨東北季候風帶來的不明朗因素導致鮎魚於福建再次登陸後的路徑仍然分成兩派[33],香港天文台、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臺灣中央氣象局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預計鮎魚西移進入江西或廣東北部,日本氣象廳則預料鮎魚北折往內陸進發。入夜後鮎魚的風眼真正開始在衞星雲圖上變得清晰可見,與鮎魚不斷強化的趨勢吻合[35],同時鮎魚亦進入臺灣中央氣象局雷達範圍,其低層風眼也清楚顯示在雷達圖上。此外鮎魚的環流相當廣闊,外圍雨帶伸延至琉球群島和菲律賓,即使其東南面雨帶鬆脫,仍無損鮎魚的風場結構[36][37],日本氣象廳評估鮎魚風速超過30海浬範圍之東北面半徑達650公里,風速50海浬範圍半徑近200公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評估其暴風範圍半徑達220公里,香港天文台更估算其烈風範圍除西南面外半徑超過550公里,比遠在香港西南面350公里或以外掠過仍為廣東沿岸帶來烈風的2011年颱風納沙和2014年颱風海鷗還要巨大。臺灣中央氣象局則評定鮎魚的7級風暴風半徑為250公里,10級風暴風半徑只有100公里,相比其他部門評估明顯較小。

橫掃臺閩逐步減弱

27日早上鮎魚的中心風力達到頂峰[38],其眼壁在臺灣中央氣象局雷達圖上漸變渾圓和平滑,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凌晨2時20分把鮎魚升為超強颱風[13],不過未待鮎魚登陸便於上午10時10分把鮎魚降回強颱風[13]。其內力進一步增大,導致鮎魚在早上採取偏西北路徑,直撲花蓮縣,臺灣中央氣象局宣佈鮎魚在下午2時於花蓮市登陸,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公佈的登陸時間則比臺灣中央氣象局晚10分鐘。從臺灣中央氣象局雷達圖所見,鮎魚的眼壁倒塌、其風眼被填滿為「雲塞風眼」,並於傍晚進行環流重整,原有中心撞上中央山脈後迅速消亡,一個新中心在西南面的南投縣上空形成,屬於「分裂過山」。隨着鮎魚強度回落,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後在晚上8時25分和9時45分把鮎魚降為颱風[13][39]。與此同時,臺灣中央氣象局表示鮎魚在當晚9時10分從雲林縣麥寮鄉移入臺灣海峽。之後鮎魚恢復西北路徑,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28日凌晨4時40分宣佈鮎魚在泉州市惠安縣再次登陸,並於早上7時15分把鮎魚降為強熱帶風暴[13],香港天文台半小時後亦把鮎魚降為強烈熱帶風暴[40],日本氣象廳至早上8時50分跟隨降格,此時鮎魚的風眼已完全填塞。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鮎魚再度登陸後已隨即在凌晨5時對其發出最後警告[41],而臺灣中央氣象局則直至上午11時半才把鮎魚降為輕度颱風[30]。上午較後時間鮎魚改向西或西南偏西移動,靠近廣東東部,地形摩擦引致其中心密集雲團崩解,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後在下午12時15分和1時45分把鮎魚降為熱帶風暴[13][42]

入夜後鮎魚恢復西北移,但其移速變得緩慢,強度進一步下降,日本氣象廳在晚上8時45分把鮎魚降為熱帶低氣壓,香港天文台2小時後也作出此項降格[43],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到晚上11時15分都把鮎魚降為熱帶低壓[13]。到29日凌晨鮎魚進入江西,其低層環流中心變得難以辨認,深層對流近乎完全被磨蝕,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早上8時45分宣佈對鮎魚停止編號[13],香港天文台亦在上午9時45分把鮎魚降為低壓區[44]。在乾燥東北季候風的支配下,鮎魚的殘餘低壓區未能長久維持,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均在當晚8時的等壓線天氣圖顯示鮎魚已經減弱消散。

Remove ads

影響

臺灣、金門

當地發布之颱風警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Thumb
彭佳嶼 34.8 m/s
彭佳嶼
34.8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17.7 m/s
鞍部
17.7 m/s
竹子湖 7 m/s
竹子湖
7 m/s
淡水 8.3 m/s
淡水
8.3 m/s
基隆 18.2 m/s
基隆
18.2 m/s
臺北 13.1 m/s
臺北
13.1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12.7 m/s
新竹
12.7 m/s
宜蘭 23.8 m/s
宜蘭
23.8 m/s
蘇澳 28.1 m/s
蘇澳
28.1 m/s
花蓮 20.7 m/s
花蓮
20.7 m/s
成功(新港) 14.6 m/s
成功(新港)
14.6 m/s
臺東 9.6 m/s
臺東
9.6 m/s
大武 11.1 m/s
大武
11.1 m/s
蘭嶼 28.5 m/s
蘭嶼
28.5 m/s
臺中 11.9 m/s
臺中
11.9 m/s
梧棲 33.5 m/s
梧棲
33.5 m/s
日月潭 7.3 m/s
日月潭
7.3 m/s
阿里山 7.1 m/s
阿里山
7.1 m/s
嘉義 14.3 m/s
嘉義
14.3 m/s
玉山 19.3 m/s
玉山
19.3 m/s
臺南 15.6 m/s
臺南
15.6 m/s
高雄 15 m/s
高雄
15 m/s
恆春 15.5 m/s
恆春
15.5 m/s
澎湖 17.6 m/s
澎湖
17.6 m/s
東吉島 32.7 m/s
東吉島
32.7 m/s
金門 13.2 m/s
金門
13.2 m/s
馬祖 23.4 m/s
馬祖
23.4 m/s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錄得最大持續風力。圖例:
無數據
錄得5級風或以下
錄得6至7級風
錄得8至9級風
錄得10至11級風
錄得12至15級風
Thumb
彭佳嶼 48.2 m/s
彭佳嶼
48.2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46.8 m/s
鞍部
46.8 m/s
竹子湖 29.4 m/s
竹子湖
29.4 m/s
淡水 33.5 m/s
淡水
33.5 m/s
基隆 39.3 m/s
基隆
39.3 m/s
臺北 37.7 m/s
臺北
37.7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36.7 m/s
新竹
36.7 m/s
宜蘭 47.2 m/s
宜蘭
47.2 m/s
蘇澳 56.2 m/s
蘇澳
56.2 m/s
花蓮 44.2 m/s
花蓮
44.2 m/s
成功(新港) 37.5 m/s
成功(新港)
37.5 m/s
臺東 28.7 m/s
臺東
28.7 m/s
大武 32 m/s
大武
32 m/s
蘭嶼 53 m/s
蘭嶼
53 m/s
臺中 34.2 m/s
臺中
34.2 m/s
梧棲 57.2 m/s
梧棲
57.2 m/s
日月潭 22.5 m/s
日月潭
22.5 m/s
阿里山 23.2 m/s
阿里山
23.2 m/s
嘉義 32.5 m/s
嘉義
32.5 m/s
玉山 37.6 m/s
玉山
37.6 m/s
臺南 36.6 m/s
臺南
36.6 m/s
高雄 34.5 m/s
高雄
34.5 m/s
恆春 31.3 m/s
恆春
31.3 m/s
澎湖 35.8 m/s
澎湖
35.8 m/s
東吉島 46.3 m/s
東吉島
46.3 m/s
金門 20.9 m/s
金門
20.9 m/s
馬祖 38.6 m/s
馬祖
38.6 m/s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錄得最大陣風。圖例:
無數據
錄得8至9級風
錄得10至11級風
錄得12至15級風
錄得16級風或以上

因應鮎魚颱風持續增強和逼近臺灣,加上其環流廣闊,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在9月25日表示預計在當晚發布颱風警報。該晚11時半,當鮎魚位於花蓮之東南偏東約830公里時,對鮎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注 18][46]。該部門指出,蘭嶼、綠島、恆春半島和臺灣各沿海地區有強陣風和長浪,另外鮎魚有機會上試強烈颱風級別,翌晨(26日)考慮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後於26日早上表示中午前發布陸上颱風警報[47]。上午11時半,當鮎魚移至花蓮之東南偏東約620公里時,氣象局對花東地區(包含蘭嶼及綠島)、宜蘭縣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注 19][48]。由於鮎魚不斷增強,來勢兇猛且環流龐大,暴風圈預料會籠罩整個臺灣本島,全臺灣繼先前颱風莫蘭蒂和馬勒卡後再一次嚴陣以待,氣象局提醒沿海和低窪地區應嚴防水浸、海水倒灌。此外氣象局亦發布暴雨特報,指出花東地區會出現超大暴雨,另外多個縣市亦會受大暴雨影響,警告民眾需慎防坍方、落石和泥石流,遠離海邊、山區及河川。當日鮎魚採取略為偏北路徑,直逼花東地區,陸上警戒範圍在晚間已擴展至整個臺灣本島,以及澎湖縣。整個東臺灣和北臺灣,以至屏東縣、苗栗縣、臺中、彰化縣、南投縣、澎湖縣及阿里山鄉均宣佈於27日全日停班停課,但雲林縣、嘉義縣、臺南、高雄只宣佈27日下午停班停課,導致民眾生命安全受威脅,因而激發民憤[49][50][51][52][53]

鮎魚颱風在27日早上向偏西北推進,直指花蓮縣而行,氣象局預計鮎魚午後在花東交界處登陸。全臺天氣快速轉壞,吹西北風下較當風的北臺灣和西半部地區風雨大幅增強,臺北在上午已經錄得300毫米雨量;而東半部受地形屏蔽,風勢於早上初段相對較弱,但也在接近中午時急升。臺北市聯營公車下午1時起所有路線停駛[54]臺鐵環島全線分階段暫停服務,至下午2時全面停駛。鮎魚於下午2時正式登陸花蓮市,各地有狂風大雨,多個地區均有棚架、招牌倒塌報告。臺中李方艾美酒店工地鷹架被暴風吹脫,從24樓墜落並砸傷多人,當中1人頭部重傷命危[55]。員林龍燈公園之龍燈也不敵強風吹襲而斷裂,嘉義市有1人巡視番茄田時被強風吹倒棚架壓死;另一人在曾文水庫乘坐膠筏查看湖面船艇是否已綁緊時,被大浪打翻膠筏墜海,2小時後被救起但已溺斃[56]。全臺超過410萬戶停電[57],僅次於前一年以相近路徑重創臺灣的強烈颱風蘇迪羅。當日下午,鮎魚以「分裂過山」[注 20]形式從東面繞過中央山脈,於嘉義、雲林地區建立副中心,氣象局表示,鮎魚環流仍然扎實和廣闊,預料風雨將持續至28日早上。隨着鮎魚在晚上9時10分出海[59],各地由旋風轉吹東南風,天氣仍然惡劣,陸上颱風警報整日維持,除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花東地區宣布正常上班上課之外,其餘各縣市均宣佈28日維持全日停班停課;不過上述宣布正常上班上課的縣政府遭到部份民眾指責[60],最終全部在午夜時分,上述縣市重新評估災情而撤回決定,雖未達氣象局公布的風雨預報標準,但因部分地區尚未復電、路樹倒塌及臺鐵、高鐵上午維持停駛[61][62]與部分地區客運上午停駛[63][64][65]造成交通困難,上述縣市政府依照《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第4條第3款之規定,改宣佈28日繼續全日停班停課,以策安全[66][67]

28日早上,臺灣本島風勢開始緩和,但金門縣仍受強風影響,陸上颱風警報在日間大部份時間仍然維持;不過隨着鮎魚移入福建內陸,減弱為輕度颱風並逐漸遠離,氣象局到下午2時半表示,預計在傍晚解除颱風警報。當暴風圈移離金門縣後,下午5時半,當鮎魚位於金門之西北偏西約210公里時,氣象局宣布解除所有颱風警報。據統計,鮎魚在全臺造成7死625傷[68][69],農業損失超過25億新台幣[70]

Remove ads

菲律賓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二號風暴信號

由於鮎魚環流廣闊且向呂宋海峽至臺灣穩步前進,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9月25日凌晨5時發出一號風暴信號,當時鮎魚集結在阿帕里以東約1130公里。隨着鮎魚穩定逼近,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當晚11時對巴丹群島發出二號風暴信號,當時鮎魚移至巴士古以東約740公里。[來源請求]

日本

鮎魚的環流非常龐大,加上於9月27日採取偏西北路線,更為接近八重山群島一帶,當地風力顯著上升。即使鮎魚在石垣島、與那國島西南面100公里外掠過,當地仍然錄得東南颶風。[來源請求]

中國大陸

當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鮎魚穩定增強並向臺灣長驅直進,預料橫過臺灣後會影響福建和廣東東部,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9月25日下午6時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當時鮎魚集結在臺東之東南偏東約930公里。由於鮎魚環流廣闊,國家氣象中心在翌晨(26日)早上6時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當時鮎魚移至臺東之東南偏東約730公里。鮎魚在9月27日下午登陸臺灣花蓮,此時福建沿岸天氣轉壞,風勢亦明顯加強,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下午6時發佈颱風橙色預警信號,當時鮎魚集結在臺灣南投縣上空。9月27日至28日,廣鐵集團停運往福建以遠方向動車組列車54趟[71]中國南方航空以及廈門航空有限公司也同時宣佈部份航班延誤或取消,受影響航班數量粗略估計已接近400班,在福建、廈門和泉州有87架飛機在27日晚赴異地避風[72]

鮎魚在28日凌晨4時40分於福建泉州市惠安縣再次登陸,全省天氣惡劣,有狂風暴雨並吹10至11級旋風。隨後鮎魚迅速而顯著減弱為熱帶風暴,國家氣象中心在上午10時正改發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當時鮎魚集結在漳州境內。午後福建省風勢緩和,國家氣象中心在下午6時改發颱風藍色預警信號,當時鮎魚移至龍岩市上空;但中國東南部仍有狂風大雨,浙江寧波餘姚、紹興袍江更於中午時份出現龍捲風,麗水市遂昌縣一條村落被大規模山泥傾瀉沖毀,1死、25人失蹤[73]。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雙桂鄉寶豐村三條碓發生泥石流,導致6間居民房被沖毀,3死、3人失蹤[74]。29日凌晨鮎魚進入江西,強度進一步下滑,國家氣象中心在早上6時解除所有颱風預警信號,當時鮎魚位於江西瑞金市。可是受鮎魚的殘餘雲帶和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中國東南部天氣持續不穩定,有狂風驟雨。鮎魚在中國造成10死、29人失蹤、209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55.3億人民幣[75]

香港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一號戒備信號

由於有數值預報顯示鮎魚影響臺灣後會移向珠江口附近一帶,鮎魚形成後不久已有傳媒炒作,就此香港天文台表示鮎魚後期路徑會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而有不確定性,呼籲市民密切留意最新預測[76]。而受鮎魚外圍下沉氣流影響,9月26日至27日有煙霞、空氣混濁,元朗、屯門及東涌空氣監測站之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先後達到最高的「10+」嚴重級別;此外27日天氣酷熱,天文台在早上7時15分發出酷熱天氣警告[77],天文台總部錄得攝氏34.9度高溫,為9月第二高紀錄,新界多處地區氣溫更達攝氏36度。天文台亦在當日下午1時50分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指預料鮎魚登陸福建後會迅速減弱,但離岸和高地會間中吹強風,天文台將密切監察鮎魚的動向和對香港天氣之影響[78][79]。由於鮎魚登陸福建後西移,廣闊環流籠罩香港,離岸地區開始吹強風,天文台在28日早上8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80],當時鮎魚集結在香港之東北偏東約490公里[81]。天文台表示,雖然鮎魚已登陸福建並逐漸減弱,但預料鮎魚會西移接近廣東,其環流將逐漸影響香港,預料離岸會颳起強風、高地間中吹烈風;不過市面普遍受強風影響的機會較低,一號信號會在當日維持一段時間,當日發出三號信號的機會不大[82]。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中,流浮山和長洲曾上試強風程度[83]。鮎魚在下午2時最接近香港,於香港之東北約390公里掠過[81]。之後鮎魚恢復西北路徑,深入內陸並進一步減弱,天文台在晚上8時45分表示短期內取消所有信號[84];但此時機場風力逼近強風水平,天文台延後至晚上11時10分才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85],當時鮎魚移至香港之東北偏北約420公里[86],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Remove ads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臺灣

更多資訊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上一熱帶氣旋 ...

菲律賓

更多資訊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風暴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

中國大陸

更多資訊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

香港

更多資訊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

釋義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