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食蟲植物通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食蟲植物通訊》(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是全世界最大的食蟲植物組織——國際食蟲植物協會的正式刊物。食蟲植物通訊建刊自1972年,為季刊,全彩。其典型的文章包括園藝種植信息、實地考察報告、文獻評論、新文獻摘要以及新分類群或品種的描述。其為食蟲植物新品種的國際品種登記管理機關,已發表大量食蟲植物類群的正式描述,及栽培品種的名稱。
Remove ads
期刊歷史
食蟲植物通訊自1972年建刊以來,每年都出版發行。在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年度訂閱需1美元,其他地區為2美元。[1]出版於1972年4月的第一期,其由以下的這段話作為開篇:[1]
“ | 我們絕不能說編寫本通訊的準備工作比預期少,但工作完全值得,其樂趣來自我們終於開始填補食肉植物學者之間的空白:一個定期的非正式溝通渠道。你們迄今的反應,使我們非常鼓舞。 | ” |
從第七冊(1978年)起,食蟲植物通訊開始使用6×9英寸版式和彩色封面,並限制某些文章的色彩還原。[2][3] 其最初由唐·施內爾(Don Schnell)和喬·馬茲利瑪斯(Joe Mazrimas)創辦。早期的編輯包括利奧·桑(Leo Song)和拉里·麥里山(Larry Mellichamp)。1997年,唐·施內爾退休,簡·斯洛爾(Jan Schlauer)和巴里·賴斯(Barry Rice)加入編輯團隊。1998年,馬茲利瑪斯離開了編輯部,剩下簡·斯洛爾、巴里·賴斯和史蒂夫·貝克(Steve Baker)。史蒂夫·貝克負責版面設計。[4]
Remove ads
版式內容
食蟲植物通訊為季刊,全彩,每年約130頁。[5] 具科研價值的文章必須通過一個匿名的同儕評閱後,才能發表。其典型的文章包括園藝種植信息、實地考察報告、文獻評論、新文獻摘要以及新分類群或品種的描述[2][5][6] 自1979年以來,食蟲植物通訊已成為食蟲植物品種的登記管理機關。[7]1998年,其被國際園藝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認定為食蟲植物新品種的國際品種登記管理機關(International Cultivar Registration Authority)。[8][9]
類群描述
食蟲植物通訊已發表了以下類群的正式描述。[6]
- 毛氈苔屬
- Drosera camporupestris
- Drosera grantsaui
- Drosera hartmeyerorum
- Drosera schwackei (新描述)
- Drosera spatulata var. bakoensis
- Drosera spatulata var. gympiensis
- Drosera tentaculata
- Drosera viridis
- Drosera × corinthiaca
- Drosera × fontinalis
- 太陽瓶子草屬
- Heliamphora chimantensis
- Heliamphora elongata
- Heliamphora exappendiculata
- Heliamphora folliculata
- Heliamphora hispida
- Heliamphora sarracenioides
- 豬籠草屬
- 捕蟲堇屬
- Pinguicula lithophytica
- Pinguicula nivalis
- Pinguicula pilosa
- 瓶子草屬
- Sarracenia × bellii
- Sarracenia × casei
- Sarracenia × charlesmoorei
- 黃瓶子草銅帽變種
- 黃瓶子草紅管變種
- Sarracenia × naczii
- 網紋紫瓶子草伯克變種黃色變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