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蓬古布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蓬古布韋王國(英語:Kingdom of Mapungubwe,1075–1220),位於沙希河與林波波河的交匯處,大津巴布韋以南,是南部非洲成為殖民地時期前的一個國家[1]。馬蓬古布韋的第一階段發展以13世紀興起的津巴布韋王國而告終[2]。
起源
馬蓬古布韋是被稱為K2文化早期的最大居留地,來自K2文化的人類來到沙希-林波波河附近地區居住可能是因為本地利於開展混合農業。馬蓬古布韋也有大量的大象,向外提供象牙。國家對黃金和象牙貿易的控制大大提高了K2文化的政治權力。到1075年,由於K2文明的人口已膨脹至不適宜發展的地步,開始向馬蓬古布韋山轉移[3]。
馬蓬古布韋王國以其首都馬蓬古布韋命名[4],該城市目前是世界遺產、國家公園和考古遺址。意為「豺子進食之地」,來源於文達語「phunguwe」,意為胡狼;另一種觀點認為來源於聰加語的「phungubye」,意為(黑背)豺。「w」和「y」的爭議是發音問題[5]。
地理
馬蓬古布韋山由砂岩構成,垂直的峭壁有30多米高,頂部較平坦地段約300米長。山頂平坦部位剛好作為一個圓形露天競技場,用於舉行盛大活動[4]。
保護
馬蓬古布韋於2003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登錄面積28,169 ha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裏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 (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 (v)代表某一個或數個文化的人類傳統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範-特別是因為難以抗拒的歷史潮流而處於消滅危機的場合。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