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拉利盜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拉利盜龍屬(學名:Maleriraptor)是艾雷拉龍類蜥臀目恐龍已滅絕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印度晚三疊世(諾利期)的上馬拉利組。屬下包括單一物種庫氏馬拉利盜龍(M. kuttyi),是從部分骨骼所獲知。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馬拉利盜龍正模標本ISIR 282是在1985年前某日從印度中南部安納拉姆附近普蘭希塔-哥達瓦里盆地的上馬拉利組露頭中收集,由第一節骶椎、第二根骶肋的一部分、一塊疑似尾骶椎或第一節尾椎的椎骨、一節前段尾椎、右髂骨、右恥骨兩端及部分左恥骨組成,現存放於印度統計研究所[1]。
ISIR 282是在諾瓦斯等人201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首次描述,文中報道了上馬拉利組新發現的幾件恐龍形類標本。作者指出,該標本可根據一個獨特的特徵組合與近親區分,但鑑於無法將其與艾沃克龍(一種生存年代近似的蜥臀類,發現於年代稍早的下馬拉利組)比較,因此沒有命名[2]。
2025年,艾茲庫拉等人將此標本描述為早期蜥臀目恐龍新屬新種庫氏馬拉利盜龍(Maleriraptor kuttyi)。屬名Maleriraptor由發現正模標本的地層及希臘語單詞raptor(意為「盜賊」)組成。種名kuttyi則致敬標本發現者兼最早的描述者之一塔拉瓦特·庫蒂(Tharavat S. Kutty)[1]。
命名者指出,馬拉利盜龍與艾沃克龍之間缺乏重疊材料,導致無法對兩者進行比較,而後者譜系關係不明,對理清兩者間的差異幾乎沒有任何幫助。無論如何,作者仍選擇為其命名以預測上下馬拉利組間的物種差異,並希望未來能發現更完整的艾沃克龍標本,進而幫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這些分類單元之間的關係[1]。
Remove ads
分類

在ISIR 282的最初描述中,諾瓦斯等人(2011年)稱其屬於一種分類不明的恐龍形類,納入此標本的系統發育分析則將其與西里龍、鳥臀目、獸腳亞目、蜥腳形亞目和三種艾雷拉龍類恢復進一處多分支內。作者指出,標本開放的髖臼和筆直的恥骨幹說明其位置較西里龍科更進階,其它幾項解剖特徵則將其排除在蜥腳形亞目以外,但作者認為這一系統發育位置存在很大的問題[2]。2021年,諾瓦斯等人稱ISIR 282屬於一種分類不明的艾雷拉龍類,但未作詳細論述[3]。
為更準確地確認馬拉利盜龍的譜系關係,艾茲庫拉等人(2025年)在艾茲庫拉等人(2023年[4])系統發育分析數據集的更新版本中對其進行評測,將馬拉利盜龍恢復為艾雷拉龍類的早期分化成員。在加西亞等人(2024年[5])的數據集中進行評分亦得出相似結論,即恢復為非艾雷拉龍科的艾雷拉龍類成員。使用艾茲庫拉等人(2023年)的數據集得出的結論如以下分支圖所示[1]:
蜥臀目 |
| ||||||||||||||||||||||||||||||||||||||||||||||||||||||||||||||||||
Saurischia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