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薩里克大學
捷克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薩里克大學(捷克語:Masarykova univerzita;拉丁語:Universitas Masarykiana Brunensis;或簡稱MU)是捷克共和國第二大大學,位於布爾諾,成立於1919年[2]。作為孔波斯特拉大學集團和烏得勒支網絡的成員,馬薩里克大學擁有十個院系和35,115名學生[3]。該校以托馬斯·馬薩里克的名字命名,馬薩里克是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統,也是推動建立第二所捷克大學的領導人[4]。1960年,馬薩里克大學更名為「揚·埃萬傑利斯塔·普爾基涅大學」(University of Jan Evangelista Purkyně),以紀念捷克生物學家揚·埃萬傑利斯塔·普爾基涅[5]。1990年,在天鵝絨革命之後,馬薩里克大學恢復了其最開始的名字[6]。自1922年以來,已有超過171,000名學生從馬薩里克大學畢業[7]。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查理大學教授和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托馬斯·馬薩里克的推動長期關注捷克高等教育的發展。[8]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他倡導建立新大學,以增強科學研究領域的競爭力[9]。當時,捷克僅有一所大學,學術競爭不足[10]。馬薩里克的提議獲得許多教授、學生和公眾支持,設立第二所捷克大學成為他的首要目標[9]。
托馬斯·馬薩里克總統自1885年起公開支持在摩拉維亞建立第二所捷克大學,認識到學術競爭對於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性。[11]他的倡議得到了當時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有名的法律學者安東寧·蘭達(Antonín Randa)等人的支持,並通過多次學生和公眾的請願活動,特別是由學生社團摩拉維亞貝塞達(Moravská beseda)發起的超過300份請願書,推動了這一目標的實現[9]。
在大學選址問題上,布爾諾最初被廣泛認可為理想地點。然而,布爾諾的德裔居民擔心政治影響力的削弱,反對在此建立大學[9]。這一反對引發了民族間的衝突,尤其是在1905年的福爾克斯塔格(Volkstag)事件中,街頭衝突激化,導致捷克工人弗蘭蒂謝克·帕夫利克(František Pavlík)死亡[12]。儘管如此,布爾諾作為捷克斯洛伐克的工業中心和行政中心,最終成為新大學的首選地點[9]。

Remove ads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為新大學的建立創造了有利條件[13]。馬薩里克大學通過法律於1919年1月28日正式成立,成為捷克的第二所大學[14]。
大學設有法學院、醫學院、理學院和文學院四個院系。計劃在1930年完成整個校園的建設,但實際僅完成了法學院的建築[15]。大學的首個標誌由畫家埃杜阿德·米連(Eduard Milén)設計,採用風格化的「MU」字母,背景為裝飾有吊帳的盾形圖案[16]。
大學在成立初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資金不足和設施匱乏。儘管如此,馬薩里克大學迅速發展,逐步擴展其學術影響力。1921/1922學年,大學共有1244名學生,到了1937/1938學年,學生人數增長至3472人[9]。大學還積極建設學生宿舍,如1923年在布爾諾-扎博夫雷斯基(Brno-Žabovřesky)地區建立的康尼科維宿舍(Kounicovy koleje),並於1931年建成了女宿舍和學生食堂[9]。
在納粹佔領期間,馬薩里克大學遭受了嚴重的打擊。1939年11月17日,納粹部隊佔領布爾諾,隨即關閉了包括馬薩里克大學在內的所有捷克高等教育機構[17]。大學的建築被納粹當局接管,用於其軍事和行政目的。大量教授和學生被捕並送往集中營,理學院四分之一的教授被處決或在酷刑下死亡[9]。
納粹佔領期間,大學的教學活動幾乎完全停止,僅有少數醫學院的臨床工作得以維持。學校的許多重要設施和圖書館被掠奪或毀壞,科研設備也遭到破壞[17]。1944年11月20日的布爾諾轟炸進一步摧毀了部分大學建築,尤其是理學院的地理研究所。儘管面臨如此嚴峻的環境,部分師生仍秘密進行學術活動,試圖保護知識和文化遺產[9]。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馬薩里克大學開始恢復教學和科研活動。1946年,大學設立了教育學院,儘管在1953年至1964年期間,教育學院一度從馬薩里克大學獨立成為單獨的師範大學[18]。此外,1952年至1960年間,馬薩里克大學還短暫地設有藥學院[19]。
1948年2月,共產主義政權在捷克斯洛伐克上台,對馬薩里克大學的發展造成了進一步的打擊。1950年馬薩里克大學法學院被徹底取消,46%的法學院學生被迫退學[20]。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政府出於政治原因,將馬薩里克大學更名為「揚·埃萬傑利斯塔·普爾基涅大學」(University of Jan Evangelista Purkyně)[6]。在這一時期,馬薩里克大學的自由學術環境受到了嚴重限制,學生必須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校社會主義青年聯盟控制着學生的行動,許多教授和學生因政治原因被迫離校或受到迫害。儘管如此,大學仍繼續運營,盡力維持教學和科研活動[21]。
Remove ads
1989年11月天鵝絨革命後,捷克的政治環境逐漸開放,馬薩里克大學得以重新發展,並於同年恢復了「馬薩里克大學」的名稱[22]。

隨後,大學新設立了經濟與行政學院、信息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和體育研究學院,並在博胡尼采建成了新的校園[23]。在1998年至2005年期間,馬薩里克大學的正式名稱為「布爾諾馬薩里克大學」。2006年,經捷克教育部同意,去除了名稱中的城市「布爾諾」前綴,恢復為「馬薩里克大學」[6]。2020年,大學重新成立了藥學院[24]。
大學在現代發展中取得了諸多成就。自1999年3月1日起,馬薩里克大學採用自主開發的馬薩里克大學信息系統(簡稱IS)進行學生管理[25]。憑藉在信息系統開發與創新方面的卓越表現,大學於2005年榮獲歐洲EUNIS Elite Award獎項[25]。
馬薩里克大學通過與捷克共和國維基媒體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自2015年以來承諾積極參與互聯網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發展[26]。馬薩里克大學和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這次合作旨在促進學術知識的傳播和開放獲取,鼓勵師生參與內容創建與編輯,提高維基百科在捷克語及其他語言版本中的質量和覆蓋範圍[27]。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建校100周年,馬薩里克大學校長辦公室決定自2018年3月開始使用新的標誌及視覺風格。新的設計由位於布拉格的納伊布特事務所創建,彰顯了布爾諾的功能主義傳統[6]。新標誌採用簡潔的「MUNI」字樣,並使用專門設計的同名字體,體現了大學現代化與創新精神的結合[6]。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馬薩里克大學於2022年4月15日特別宣布一個額外的申請入學期,允許在捷克共和國根據臨時保護制度居住的烏克蘭公民提交申請,此額外申請期自2022年4月15日開始,持續至5月31日[28]。此舉旨在支持烏克蘭學生在捷克共和國的學習與生活,為其提供更多教育機會[29]。
Remove ads
Remove ads
院系

馬薩里克大學現由十個院系組成。四個院繫於1919年隨大學成立,分別為法學院、醫學院、理學院和文學院[32][33][34][35]。1946年成立了教育學院,1952年成立了藥學院,該院繫於1960年關閉,並於2020年重新開設[36][37]。1990年創立了經濟與行政學院,1994年成立了信息學院,1998年成立了社會科學學院,2002年成立了體育研究學院[38]。

法學院於1950年因政治原因關閉,直到1969年才重新開放。教育學院於1953年獨立為高等師範學校,1959年更名為師範學院,並於1964年重新併入大學[36]。藥學院曾於1952年至1960年短暫存在,隨後被政府命令關閉,教學轉移至布拉迪斯拉發[37]。1991年,新的藥學院在布爾諾成立,隸屬於獨立的布爾諾獸醫大學。2020年,藥學院重新併入馬薩里克大學[37]。
1990年至1991年間,俄帕瓦文學院和卡爾維納商業與創業學院曾短暫地隸屬於馬薩里克大學,之後於1991年成為新成立的西里西亞大學的基礎院校[39]。
Remove ads
法學院成立於1919年,是馬薩里克大學最古老的院系之一[40]。法學院在共產主義政權時期曾被關閉,直到布拉格之春後,出於政治需要,法學院在1969年才重新被當局開放[41]。學院位於原計劃用於大學校園的韋韋日街(Veveří),提供五年的法律碩士課程,以及公共管理和商業的各類學士和博士課程,設有11個捷克語和4個英語專業[42]。

醫學院同樣創立於1919年,2010年搬遷至布爾諾-博胡尼采校區[43]。該學院與多家本地醫院合作,包括布爾諾大學醫院。醫學院提供為期六年的普通醫學課程、五年的牙醫學課程,以及護理、助產、護理研究等領域的多種學士學位課程,亦開設博士研究課程[33][44]。
理學院在1919年大學成立後逐步開展活動,最初位於考尼措娃街(Kounicova)、韋韋日街(Veveří)和科特拉日斯卡街(Kotlářská),後來擴展到布爾諾-博胡尼采校園[45]。理學院提供生物、化學、物理、數學、地理、人類學和地質學的廣泛課程,包括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34][46]。

文學院位於阿爾內·諾瓦卡街(Arne Nováka[47])。文學院下設的各種系和學院提供語言、文學、歷史、哲學、心理學和藝術的眾多課程,涵蓋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35]。

信息學院成立於1994年,由理學院的信息學系獨立而來。信息學院位於植物園街(Botanická),提供信息學和應用信息學的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48]。
教育學院位於布爾諾市中心的波日奇街(Poříčí)。成立於1946年,在1950年代曾被更高的師範學院和研究所暫時替代,在此之後教育學院於1964年重新併入馬薩里克大學[49]。
教育學院提供人文學科、科學和藝術領域的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36],涵蓋語言、歷史、心理學、教育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地理、數學、音樂和藝術教育[50]。

藥學院最早設立於1952年至1960年,2020年重新恢復。目前位於布爾諾獸醫大學校園內,未來計劃遷至馬薩里克大學在布爾諾新設立的博胡尼采校區內[37]。
經濟與行政學院成立於1990年,是較年輕的院系之一,位於布爾諾-皮薩爾基的利波娃街(Lipová)[51]。經濟與行政學院提供經濟、金融與商業、管理、公共行政和區域發展的課程,涵蓋學士、碩士和博士級別[52]。

社會科學學院於1998年從文學院獨立出來,專注於社會學、心理學和政治科學。該學院位於約什托瓦街(Joštova),提供媒體研究、環境研究、社會政策及國際關係的各級學術課程[53]。
體育研究學院是馬薩里克大學最年輕的學院,成立於2002年,位於布爾諾-博胡尼采校園[51]。設有田徑、游泳、戶外運動、體操、運動機能學、體育教育學、健康促進、社會科學、體育管理及運動遊戲等部門[54]。體育研究學院提供學士、碩士和博士級別的課程,並擁有位於Pod Hradem的大學體育中心[55]。
校區建築
馬薩里克大學的建築分散在城市各處,不同建築和設施分布在布爾諾市的多個區域。

博胡尼采校區位於布爾諾市博胡尼採區的卡梅尼采街5號,是馬薩里克大學的重要校區之一,主要包括醫學院和體育研究學院[56]。博胡尼采校區以現代化的建築和設施為特點,建築設計體現功能性與美觀性的結合,採用簡潔的線條和大面積的玻璃幕牆,建築外立面多以淺色為主,與周圍環境形成對比[57]。
博胡尼采校區校區內部配有教室、實驗室和辦公區域,設施旨在支持教學與研究活動[58]。醫學院的建築毗鄰布爾諾大學醫院,設有多個實驗室和研究空間,用於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相關活動[59]。
體育研究學院的建築包括多功能體育館、健身房和運動場地,用於教學和科研,校區內綠化景觀規劃相對完備,為建築環境提供一定的開放與休閒空間[58]。

馬薩里克大學計算機技術研究所是馬薩里克大學的一個獨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專注於信息通信技術的開發和管理[60]。研究所成立於1979年,最初位於自然科學學院,後於1996年遷至信息學學院所在的植物街[61]。
馬薩里克大學計算機技術研究所主要負責推動大學範圍內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分布式計算系統的開發,以及管理布爾諾超級計算中心和CERIT科學雲[62] 。這些努力旨在為馬薩里克大學的科研和教學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同時促進與國內外機構的合作[63]。
馬薩里克大學計算機技術研究所於2000年設立了全校計算機自習室,並由研究所負責管理[64]。自習室全年幾乎全天候開放,為學生和教職員工提供計算機設施使用、打印、複印和裝訂等服務。設施包括多媒體計算機、無線網絡(Eduroam)以及專門的學習空間,支持學生進行個人和小組學習。自習室的支付系統與學校的統一賬戶支付系統(SUPO)相連,方便用戶管理打印和其他服務費用[65]。
計算機自習室在2006年進行了大規模翻修,總投資約900萬捷克克朗[66]。翻修後的自習室增加了筆記本電腦專用工位、全新的計算設備以及更完善的無線網絡覆蓋[67]。自習室的安全措施也得到加強,增加了入口門禁系統,學生需通過大學的學生證(ISIC卡)或教職員工證件驗證身份後方可進入[68]。
自習室是24小時運營,每天接待大量學生使用。除了日常學習功能,自習室還偶爾用於舉辦特別的項目活動和研討會,但不會中斷正常的開放服務[66]。



孟德爾博物館於2002年成立,2007年成為馬薩里克大學的下屬機構[69]。博物館坐落於布爾諾舊城的奧古斯丁修道院,這裏是遺傳學創始人格雷戈爾·約翰·孟德爾曾工作的地方[70]。
博物館的常設展覽題為「格雷戈爾·約翰·孟德爾:謙遜天才的故事」[71],以時間順序展示孟德爾的生平與研究歷程[72],涵蓋其在修道院的實驗、擔任院長期間的活動,以及遺傳學相關的研究成果[73]。展品包括孟德爾手稿《植物雜交試驗》的原件及其研究用設備[74] [75]。
館內設有講座廳和咖啡廳,用於舉辦專題講座,包括「孟德爾講座」等學術活動[76]。博物館周圍的花園中展示了實驗溫室的遺址,安裝了一個氣象站以紀念孟德爾對氣象研究的貢獻[77]。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同時也是遺傳學研究與教育的場所,舉辦各種相關活動,為學術與非學術群體提供服務 [78]。
泰爾奇大學中心是馬薩里克大學的教學設施,位於泰爾奇的文化保護區內[79] 。該中心為大學的各院系和附屬機構提供教學支持,並組織會議和暑期教育課程,還提供住宿、圖書館及信息中心服務。庭院內設有咖啡館[79]。泰爾奇大學中心承擔多功能用途,包括教育、住宿和文化活動,建築的改造適應了現代化教學和研究需求[80]。
中心位於一座前耶穌會學院的建築內,地處扎哈里亞什廣場,靠近泰爾奇城堡和聖雅各伯教堂[79]。建築為三翼兩層結構,圍繞內庭院,庭院與耶穌聖名教堂相連。自1973年起,該建築被列為文化遺產[81]。
學術

截至2014年,馬薩里克大學擁有超過35,000名學生和2,200多名教學人員,提供200多個學士、290個碩士和130個全日制博士課程,其中一些課程提供英語或德語教學,以及組合形式的教學[1]。
國際研究辦公室幫助促進來訪和外出的學生流動[82]。在2012/13學年,學校接待了超過1,000名國際學生。需要特殊支持的學生由泰瑞西亞斯中心(Teiresiás)協助[83]。
2007年,大學在馬薩里克大學孟德爾博物館開設了展覽場地,致力於推廣格雷戈爾·孟德爾的科學研究和生活,孟德爾的實驗是在如今所在的奧古斯丁會修道院進行的[84]。孟德爾講座由世界頂級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和醫學的科學家在孟德爾博物館舉辦[85]。
自2013年10月以來,斯卡拉影院由馬薩里克大學運營,成為捷克共和國首家大學影院[86]。自2014年以來,影院每年在國際學生日(11月17日)期間舉辦自由講座,就當前社會話題進行與傑出人士的公開辯論[87][88][89]。

馬薩里克大學與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共同參與中歐科技研究所(CEITEC),這是一家致力於生命科學領域基礎和應用研究的研究中心[90]。
大學在南極洲擁有並運營孟德爾極地站。該站支持生物、地質及氣候學的基礎研究。極地站建於2005和2006年,並在南極夏季期間有工作人員駐守[91]。
馬薩里克大學的技術轉移辦公室成立於2005年,旨在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實踐中,並支持和促進科學界與工業界之間的合作[92]。
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馬薩里克大學世界排名第408位,在捷克大學中排名為第2位[97]。在2023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馬薩里克大學位列全球401–500名[98]。在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馬薩里克大學被評為601–800名[99]。在2024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全球大學排名中,馬薩里克大學位居第612名[100]。
馬薩里克大學資助機構(GAMU)是馬薩里克大學的內部組織[101],通過以下資助項目為學生、內部和外部研究人員及研究團隊提供研究職業生涯各階段的資金支持[101]:
國際科學委員會負責協助大學制定科學戰略,同時提供科學問題的獨立評估和建議。首次會議於2016年10月17日至18日舉行,成員包括:主席伊日·伊日奇尼(Jiří Jiřičný,蘇黎世大學癌症分子研究所創始人及主任)、彼得·威廉森(Peter Williamson,劍橋大學賈奇商學院管理研究主任)、托馬斯·亨辛格(Thomas Henzinger,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和瑪麗-簡妮·卡利奇(Marie-Janine Calic,慕尼黑大學歷史學教授,專注於東歐和南歐研究)[104]。分子生物學家瑪麗·奧康奈爾(Mary O』Connel)自2014年通過ERA Chair項目加入馬薩里克大學,並擔任委員會執行秘書[105]。國際科學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例會[104]。2019年,國際科學委員會的成員提出改進大學博士研究工作,並特別建議加強對博士生的支持[104]。
來源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