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駐日美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駐日美軍
Remove ads

駐日美軍(英語:United States Forces Japan,日語:在日米軍,簡稱USFJ)是用以泛稱並且根據美日安保條約第六條而駐留在日本國內的美國軍隊。駐日美軍司令由美國空軍第五航空隊司令兼任,階級為空軍中將。根據《日美駐軍地位協定》,駐日美軍享有治外法權[1]

快速預覽 駐日美軍 United States Forces Japan在日米軍, 存在時期 ...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Thumb
駐日美軍主要基地分布圖
Thumb
駐日美軍在2016年時的軍事設施分布圖
Thumb
沖繩本島駐日美軍基地分布圖
Thumb
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為美軍目前在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
Remove ads

概要

司令部設於東京都西部的橫田空軍基地,前身由同盟國佔領軍構成,現在則全為美軍,但是現在的陸軍並無設置裝甲部隊。實際上駐留軍已不把自衛隊作為假想敵,而是將日本視作為東亞軍事基地的重大價值,以延續美方為首的同盟國之維持和平政策。駐日美軍部隊的指揮調動則由印太司令部負責。[2]

現今,隨着中國崛起台灣問題朝核問題等日本周邊安全上的隱憂逐漸浮現,駐日美軍的在美國亞太防線上的角色日漸重要;然而駐日美軍並不會主動介入日本自身與鄰近國家的領土爭議,如與中國大陸臺灣爭議的尖閣諸島(釣魚臺列嶼)、與南韓爭議的竹島(獨島)和與俄羅斯爭議的北方四島(南千島群島)。

2024年7月,美國國防部宣布駐日美軍升級為次級聯合司令部,從屬印太司令部[3]發言人表示,駐日美軍將由「行政性指令部」過渡到「戰鬥司令部」,承擔更大的作戰職能及任務指揮權。[4]

沿革

在此之前,「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歷史」參照

  • 1947年(昭和22年)1月1日 - 美國遠東司令部成立,總部位於潘興高地(現為東京市谷駐屯地)。
  • 1952年(昭和27年)4月28日 - 《日美和平條約》生效,結束了盟軍對日本的佔領。然而,同期締結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允許美軍繼續駐紮在日本。
  • 同年 7月26日 - 美日聯合委員會起草基地協議。岡崎—臘斯克換文被確認有效。
  • 1957年(昭和32年)6月30日 - 美國遠東司令部被廢除。次日,即7月1日,駐日美軍成立。其司令部設於府中通信設施和府中空軍基地(東京)。8月1日,美國國防部宣布撤出地面作戰部隊。
  • 1958年(昭和33年)2月8日 - 美國地面作戰部隊已全部撤出日本。
  • 1960年(昭和35年)1月19日 - 《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終止,由《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取代。
  • 1968年(昭和43年)12月24日 - 就美國在日本的軍事設施和區域調整計劃達成一致。
  • 1969年(昭和44年)7月1日- 駐日美軍司令部承擔了美國駐日軍事援助顧問團(MAAGJ,東京新宿區)的任務和職能。
  • 1970年(昭和45年)12月21日 - 雙方就駐日美軍的重組和整合計劃達成一致。
  • 1972年(昭和47年)5月15日 - 沖繩回歸日本後,駐日美軍接管了駐琉球美軍的任務和職能。美軍第九軍司令部從沖繩遷至座間營。美日聯合委員會制定了《5月15日備忘錄》。
  • 1973年(昭和48年)1月23日 - 關東平原美國空軍設施合併計劃已獲得同意。
  • 1974年(昭和49年)11月7日 - 駐日美軍司令部和第五航空隊司令部遷至橫田空軍基地。
  • 1994年(平成6年) - 第9軍改編為第九戰區陸軍區域司令部(後更名為第九戰區支援司令部)[5]
  • 1995年(平成7年)9月22日 - 美國陸軍第九軍被裁撤。
  • 2007年(平成19年)12月19日 - 美國陸軍第9戰區支援司令部改組為第1軍前線司令部。
  • 2009年(平成21年)11月 - 美國陸軍日本頻道在Niconico上開通[6]
  • 2010年(平成22年)8月4日 - 為紀念美日安保五十週年,駐日美軍司令部特別製作漫畫《我們的同盟》,並將美日兩國分別萌擬人化為小男孩和小女孩,以輕鬆的方式向日本國民介紹美日同盟的組織結構,進而讓日本民眾了解到其重要性[7][8][9]。漫畫分為4部,分別介紹美軍陸、海、空、海軍陸戰隊四大軍種的駐日部隊、設施與任務。
Thumb
東日本大地震後,美國海軍反潛直升機機組人員在「友誼行動」期間提供燃料和其他補給(2011年3月14日)
  • 2011年(平成23年)3月13日 - 為應對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駐日美軍各部隊執行了「友誼行動」,提供救援和重建支持,並應對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註 1]4月30日までに、ほぼ終了した。
  • 2024年(令和6年)12月4日 - 美國駐日本太空軍成立[10]
Remove ads

部署部隊

駐日美軍司令部:橫田空軍基地(Yokota Air Base、東京都)

目前,美國國防部在日本僱傭了另外5,078名美國軍事人員,以及44,289名軍人和文職家屬。

更多資訊 所在, 軍人 ...
更多資訊 都道府縣, 居住者數 ...

設施

Thumb
陸上自衛隊成員在牧港補給區合影(2009年5月1日)

截至2020年3月31日,根據日美地位協定第2條第1款(a)項,日本國內共有78處美軍設施及區域(專用設施)(以下簡稱「專用設施」),分布於13個都道府縣,面積達263.176平方公里[12][註 2][註 3]。若再加上根據日美地位協定第2條第4款(b)項規定,由日本管理、供美軍使用或在緊急情況下可臨時使用的「日本境內的美軍設施和地區(包括共同使用設施)」(以下簡稱「美軍設施」),則共計131處,總面積達980.402平方公里[13][註 4]

「美軍設施」總面積的35%位於北海道,19%位於沖繩縣。如果只計算「專用設施」,70%位於沖繩縣。尤其是「專用設施」集中的沖繩縣,面積佔全縣面積的8%,減輕負擔是一個課題[14]

除了美國軍事人員外,美國軍事基地還僱傭了許多基地僱員。除了基地設施外,美軍還可以使用廣闊的管制空域、訓練空域和訓練水域(包括國際水域和空域),而日本及其公民對這些空域的使用可能會受到限制。

更多資訊 所在, 「私人設施」 ...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美軍基地是美國領土」,但美軍基地的使用權受到《日美安保條約》和《美日地位協定》的承認,是日本的合法領土[17]。由於該設施既非割讓亦非租借,進入該設施並不構成進入美國。然而,《日美地位協定》第3條規定,美國可以「為所謂基地的建立、運行、安全和控制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第16條規定,美國將「尊重」日本的法律法規。然而,在日本政府看來以及在實際操作中,日本的法律法規並非「普遍」適用於美軍的行動,而且(儘管根據《地位協定》的條款)日本的主權並不延伸至這些設施[18][19]

Remove ads

美國空軍設施

Thumb
橫田空軍基地C-130運輸機
Thumb
一架編號92-0895的F-16戰鬥機三澤空軍基地起飛
Thumb
F-15戰鬥機(84-043、83–017、83–020、83–025、85–095)在沖繩島附近編隊飛行
更多資訊 設施管理代碼, 軍事基地名稱 ...
Remove ads

美國陸軍設施

Thumb
美國陸軍設在東京六本木七丁目、青山公園南地區的「赤坂新聞中心[20](即「哈迪軍營」)內的直升機停機坪。這座亦被日本民間稱作「麻布美軍直升機基地」(麻布米軍ヘリ基地)的設施由於臨近中心商業區,一度引發用地和噪音爭議[21][22]
Thumb
駐日美陸軍相模補給總庫
更多資訊 設施管理代碼, 軍事基地名稱 ...
Remove ads

美國海軍設施

Thumb
美軍航空母艦華盛頓號於2008年進入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
更多資訊 設施管理代碼, 軍事基地名稱 ...
Remove ads

美國海軍陸戰隊設施

Thumb
沖繩考特尼營內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兵房
Thumb
海軍陸戰隊第121戰鬥攻擊機中隊英語VMFA-121部署在山口縣岩國基地F-35B戰鬥機
Thumb
沖繩縣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師第12海軍陸戰團(12th Marine Regiment)裝備的M142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
更多資訊 設施管理代碼, 軍事基地名稱 ...
Remove ads

歷年人數(1950年至今)

更多資訊 年, 人數 ...

[23]

車輛

Thumb
往返於福岡機場和基地之間的美軍大巴上懸掛的車牌。

美軍車輛的車牌上會用字母「Y」(在日本採購的私人車輛)、「E」(免稅車輛)或「A」(摩托車和輕型車輛)代替平假名,這些字母被稱為「Y號碼」。美國註冊軍車數量接近6萬輛,其中約2.7萬輛掛着沖繩牌照。其他美軍車輛可能與三澤空軍基地有關,多摩和八王子與橫田空軍基地有關,橫濱與橫須賀海軍基地有關,相模與厚木海軍基地和座間營有關,山口與岩國海軍基地有關。雖然註冊車輛數量不多,但位於靜岡縣御殿場市的富士營人員登記的私家車卻掛着沼津牌照。自2005年9月起,居住在基地外並希望登記私人車輛的美國軍人(包括軍人和文職僱員)必須獲得車庫證書。因此,現在湘南、品川和川崎地區都掛上了Y號車牌。車輛檢驗證書上的「車主地址」部分列出了車主所屬的基地所在地,而「基地所在地」部分則列出了車主實際居住(停車)的日本基地外地址。

此外,還存在許多明顯的不公平之處,例如20%的人口免徵汽車稅,以及汽油價格中包含的免稅(根據計算,免稅僅適用於基地內的加油站)。然而,一些人將此解讀為稅額不同,因為汽車稅是根據在基地內外道路上行駛的Y號車輛的比例徵收的。

執行公務的美軍車輛在高速公路和其他收費公路上免收通行費(但這並非免費通行;他們必須在收費站出示公務證明,之後日本政府將承擔通行費)。當美軍人員、文職僱員及其家屬在日本境內長途旅行時,像橫田這樣的基地福利機構過去常常以免通行費(包含通行費,而非「免」)為由出租公務車輛(未持有日本道路運輸登記)。然而,這份聲明現已從軍方網站上消失。他們也運營機場和基地之間的班車。

如果美軍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不僅日本警方,駐日美軍憲兵隊也會到場檢查事故現場。如果美軍「證明」事故發生在執行公務期間,肇事者軍事人員的羈押將被移交給美軍,日本將根據《美日地位協定》第17條(治外法權)對其行使警察、司法和管轄權。

軍用車輛的車牌不受上述限制;有些軍用車輛使用與日制完全不同的美式車牌,而有些則只是塗黑的裸車牌(大致格式請參見日本車牌#駐日美軍車輛)。由於這些車輛不受日本《道路運輸車輛法》和《道路交通法》的約束,因此有些車輛使用美式剎車燈和尾燈,並結合了轉向燈(閃爍的紅色或白色)。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