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山樗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山樗牛(1871年2月28日—1902年12月28日)原名高山林次郎,出生於大日本帝國時期的山形縣鶴岡市,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日本近代知名作家。[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2年2月23日) |
生平
高山樗牛的父親是一個藩士,幼年時他就做了伯父的養子,他的伯父在福島縣縣廳就職,故而他也跟着去了福島縣,一直在福島中學讀書。[1]
明治19年(1886年),伯父升職了,調回東京都任職,於是他也跟着來到了東京都,就讀於東京英語學校。[1] 三年學習生涯過後,他考入了仙台縣的東京帝國大學預科。[1] 後來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在校期間,他研讀了歐洲啟蒙運動以來的著名著作,以及日本近松門左衛門的作品,並且翻譯了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譯名喚作《淮亭郎之悲哀》。[1]
明治29年(1896年),他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之後,任職於東京帝國大學預科。[1] 一年後,他主動放棄了這個職務,當了《太陽》雜誌的主編和一些學校的講師。[1]
Remove ads
作品
《瀧口入道》
《論道德之理想》
《我邦現今文藝界批評家之本務》
《日本主義》
《論所謂社會小說》
《致朦朧派詩人》
《論瓦爾特·惠特曼》
《時代精神和大文學》
《歷史畫的本領和標題》
《論當今文壇致土井晚翠》
《關於美感的觀察》
《作為文明批評家的文學者》
《論美的生活》
《日蓮上人是何許人》
文學風格
高山樗牛一生研讀歐洲啟蒙運動和日本本國的作品,其思想複雜而多變,早期的他信奉浪漫主義,如作品《瀧口入道》,後來又吹捧日本主義,再後來信仰尼采的個人主義。[1] 明治30年(1897年),當他30歲的時候,他又拋棄其他信仰,專心信奉日本佛教日蓮宗。[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