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詩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詩雅CMG(英語:Douglas James Smyth Crozier,1908年3月20日—1976年11月17日)是一名英國教師,亦是香港1950年至1961年間的教育司

快速預覽 高詩雅Douglas James Smyth Crozier CMG, 英屬香港教育司 ...
Remove ads

生平

高詩雅於1908年3月20日在北愛爾蘭巴利納馬勒德英語Ballinamallard(Ballinamallard)出生[1],並於1930年代到達香港,成為政府教育司署一名歷史教師,執教英皇書院[2]。他是香港教師會的創會成員。二戰時,他是香港義勇軍中第二炮兵連的隊長,並於1941年聖誕節的香港保衛戰赤柱一役中被日本人俘虜,作為戰俘被囚於亞皆老街一個營地4年,後被運到深水埗軍營[3][4]

戰後,高詩雅成了香港教師會刊物的編輯。1950年被任命成為香港的教育司至1961年4月[5],因而成為香港立法局中的官守議員。他亦為香港大學校委會成員。1956年,他成為了行政局中的官守成員。[6]

任教育司期間,教育司署負責設立官立文商專科夜校、葛量洪師範學院、新的工業學院(即香港理工大學前身);推動小學擴建計劃(「七年計劃」),進一步鞏固津貼學校 的地位。高詩雅鑑於就學人口眾多,遂提議向辦學團體提供免費校地、免息借貸、以及補貼建築與創校成本,提議在 1954 年底獲批准通過[7]

1958年《教育條例》修訂後,教育司對任免教職人員有更大權力。高詩雅用此例以拒絕四名中共建政後接受彼等教師培訓的老師註冊,後來,培僑中學校長杜伯奎因堅持聘用兩名來自中國、繼而被教育司署拒絕註冊的老師,被當局認為是公然挑戰政府,結果被取消校長資格,甚至被遞解出境[8]

1961年1月,港府宣布高氏4月起休假,退休回英[3]

Remove ads

榮譽

1957年,為嘉獎高詩雅對香港教育制度發展的貢獻,英女皇向他頒發聖米迦勒及聖佐治勳章[9][10]1961年,他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學位[6]

高詩雅曾參與有關香港中文大學的構想及初期籌劃工作。但大學正式成立之日,卻不在港,一直引以為憾。1969年5月12日,他應邀回港接受中文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典禮[11]。另外英皇佐治五世學校的Crozier House亦以高詩雅命名[12]

1976年11月17日,高詩雅於北愛爾蘭坦德拉吉(Tandragee)逝世,享年68歲[4]

個人生活

高詩雅在倫敦大學學院認識其妻Ann,是名倫敦本地人,當時他們同修讀教育。育有兩名兒女Julian和Corin。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