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鹽埔鄉

臺灣屏東縣的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鹽埔鄉map
Remove ads

22°45′16″N 120°34′21″E

快速預覽 鹽埔鄉Yanpu Township 舊稱:塩埔, 國家 ...

鹽埔鄉臺灣話Iâm-poo-hiong客家話Yâm-phû-hiông)位於台灣屏東縣西北方,地處屏東平原之上,東側地勢較高,行政區域呈一長方形狀,東西狹長。北鄰高樹鄉,東端接三地門鄉內埔鄉,南鄰長治鄉,西與西北鄰九如鄉里港鄉

Remove ads

歷史

鹽埔鄉原是由平埔原住民營居,介於山地與平地間的一片草埔。相傳明清時期,泉州漢人前來開墾,以十台車的食鹽向平地原住民換取這片土地;當時山地與平地間的草原地帶常被稱為「埔」,取其以食鹽換來的埔地之意,故名為「鹽埔」。或謂早期阿里港商人批發食鹽,因此地乾旱而作為曝曬或囤積之所,鹽埔之名始現[1]

本鄉於清代隸屬台南府鳳山縣,西部為武洛溪漫流之地,少有人煙;東近高山原住民據地,開發較早。清治初期,漳泉移民湧入,開墾鹽北、西瓜園、隘寮、高朗朗等地。[2]乾隆25年(1760)之番界線,已移往鹽埔東方近山地帶,可知當時今鹽埔鄉境內已有不少漢人村莊。乾隆28年(1763),土地契約上已出現鹽埔庄的地名。[2]乾隆時期鹽埔東邊設有雙溪口隘。同一時期此地亦設有山豬毛汛。乾隆末期,有黃姓人家入墾。道光年間,建媽祖廟朝鳳宮,為鹽埔地區最早興建的廟宇。光緒年間輿圖可見高郎、鹽埔等地名。[3] 日治時期轉屬高雄州屏東郡鹽埔庄,設鹽埔庄役場於中村,管轄鹽埔、仕絨、新圍、高朗朗、西瓜園、彭厝、新大路關、舊大路關、舊隘寮、溪埔寮、下庄仔等部落。1930年代末期,下淡水溪整治計劃完成,日本政府開始開發武洛溪溪埔地,多以蔗糖、煙草相關產業為主,另設有常盤移民村

戰後廢郡庄改隸高雄縣屏東區鹽埔鄉,庄役場改鄉公所。1950年,行政區域調整,改隸屏東縣。新大路關與舊大路關因隘寮溪阻隔,交通不便,劃歸高樹鄉;下庄仔距九如鄉較近,劃歸九如鄉。故本鄉迄今,轄有鹽北、鹽中、鹽南、仕絨、高朗、振興、久愛、新圍、新二、彭厝、洛陽、永隆十二村[4]

Remove ads

聚落

  • 鹽埔:鹽中、鹽南、鹽北三村,為鹽埔最早開發之地。
  • 新莊仔:新圍、新二村,街市熱鬧。
  • 高朗朗:或稱高朗,源自平埔族語,以代天府為祭祀中心。
  • 振興村:昔稱西瓜園或西瓜寮,另有北村、客人厝聚落。
  • 久愛村:古稱舊隘寮,另有聚落錦隆。
  • 仕絨村:有新平、仕絨兩處聚落。
  • 洛陽村:昔稱半分仔,因其一半屬於九如、一半屬於鹽埔,另有七分仔、茄苳仔兩處聚落。
  • 永隆村:溪埔寮、大山寮兩處聚落。古聚落永昌因不明原因廢莊,炳輝寮(龔厝)亦然。
  • 彭厝村:古有舊彭厝,因水患與族群衝突等原因,一些漢人居民遷往新彭厝。[5]

人口

分布與變化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根據屏東縣里港戶政事務所統計,2024年底鹽埔鄉戶數約8.2千戶,人口約2.4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新二村與永隆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3,774人與556人[6]。鹽埔鄉人口在1995年達到28,843人的巔峰值,但此後開始減少。

族群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屏東郡鹽埔庄,6,400人籍貫為福建、2,1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廣東省。)

更多資訊 省份/居民(百人), 福建 64 ...

1926年的資料顯示,鹽埔鄉漳泉移民人數相當,各約百分之二十,另有龍巖州、永春州等地移民,鄉貫別較為複雜。與鹽埔本區的原始大租型態有關[8]。因該地多為番大租,非一般漢人墾號的形式,故籍貫統計較爲不均,昔日屏東地區僅里港鄉有相似分佈[9]。此外,鹽埔之臺灣潮州人比例甚高,在今屏東縣僅低於潮州鎮之29.7%[10]。對比1925年之國勢調查,鹽埔莊的潮州裔大多被認定為「廣東人」[11],即客家人。籍貫調查中彭厝庄、大路關庄兩地人口之和與1925年國勢調查鹽埔一地「廣東人」之統計相差無幾,可推斷當時鹽埔庄之潮州人屬客家民系概率為大。

更多資訊 地區, 福建系 ...

戰後,彭厝庄一部分劃歸九如鄉玉泉村,包括主要的客籍聚落(今玉泉村下庄、圳寮、溪底)。而大路關庄劃為高樹鄉。今日鹽埔鄉除了洛陽村七分仔有客家人之聚落,永隆村溪埔寮馬卡道族群居地之外,其餘居民皆為福佬人

Remove ads

政治

歷任首長

更多資訊 屆次, 鄉長 ...

鄉政組織

鹽埔鄉公所是鹽埔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鹽埔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屏東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鹽埔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4個附屬機關[15]

鹽埔鄉民代表會是鹽埔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鹽埔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鹽埔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5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1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16]

行政區

現今鹽埔鄉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將原屬鹽埔鄉的舊大路關、新大路關改納入高樹鄉,同時鹽埔鄉改隸新成立的屏東縣[17]

鹽埔鄉共轄12個村:

  • 久愛村、永隆村、高朗村、彭厝村、新圍村、鹽北村
  • 仕絨村、洛陽村、振興村、新二村、鹽中村、鹽南村
鹽埔鄉行政區劃

Thumb

永隆村
仕絨村
彭厝村
洛陽村
鹽北村
鹽中村
鹽中村
b
a




高朗村
久愛村
振興村
備註:鹽中村(b)被鹽南村(a)分為三塊。

公共服務

警政治安

  •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
    • 鹽埔分駐所
    • 新圍派出所
    • 振興派出所

消防

  • 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第一大隊
    • 鹽埔分隊

教育

大專

Thumb
大仁科技大學吳振瑞故事館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 屏東縣立鹽埔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屏東縣鹽埔鄉鹽埔國民小學
  • 屏東縣鹽埔鄉仕絨國民小學
  • 屏東縣鹽埔鄉高朗國民小學
  • 屏東縣鹽埔鄉振興國民小學
  • 屏東縣鹽埔鄉新圍國民小學
  • 屏東縣鹽埔鄉彭厝國民小學

交通

公路

國道
省道
鄉道
  • 屏17線
  • 屏18線
  • 屏19線
  • 屏22線
  • 屏24線
  • 屏25線
  • 屏28線
  • 屏37線

旅遊

Thumb
位在新圍村德協路旁,被稱為「大仁哥樹」的苦楝樹[18]

特產

Thumb
位於鹽埔鄉久愛村的一處鳳梨田
  • 水稻、蓮霧、棗子、鳳梨、玉蘭花、紅甘蔗、鹽埔鄉芒果相當具有特色,尤其本土品種。將來會有更多品種出現。
  • 花卉[19]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