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花夾竹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花夾竹桃
Remove ads

黃花夾竹桃學名Thevetia peruviana),亦稱黃酒杯花夾竹桃科黃花夾竹桃屬,常見灌木或小喬木。其種加詞peruviana」意為「秘魯的」。

快速預覽 黃花夾竹桃, 科學分類 ...
Thumb
Thevetia peruviana
Remove ads

形態

樹型較夾竹桃高大,高約2-5米,富含乳汁;形狀披針形葉子互生;夏秋開黃花,有香氣,聚傘花序頂生;扁三角狀球形核果,熟時黑色,果實像桃子一樣,割切樹幹時有乳液滲出。果期在8月至明年2月。

分布

黃花夾竹桃原產於南美洲中美洲印度,現在世界都廣泛栽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例如: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海南廣東雲南等地有栽培,一般只是作觀賞用途。[2]

毒性

全株有毒。人類中毒時會對口腔及胃部黏膜造成局部刺激,繼而嘔吐, 腹瀉, 延續頭痛及腹痛。雖然如此,中醫則認為有藥用價值,可用作強心藥,但長期使用亦會發生洋地黃樣蓄積中毒反應。[3]

樹液及種子對家畜有劇毒

  • 種子:含黃夾甙甲及乙(Thevetin A & B)、黃夾次甙甲、乙、丙、丁(Peruvoside, Neriifolin, Ruvoside, Perusitin)及單乙酰黃夾次甙乙(Cerberin)等。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