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鰭棘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鰭棘鯛(學名:Acanthopagrus latus),同種異名黃鰭鯛(學名:Sparus latus[2]),俗名黃鰭,在香港及華南地區又稱黃腳鱲,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鯛科棘鯛屬的其中一種魚類。
Remove ads
分布
本魚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北部沿岸、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毛里裘斯、塞舌爾群島、馬爾代夫、亞丁灣、波斯灣、斯里蘭卡、印度、安達曼海、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馬里亞納群島、諾魯、帕勞、密克羅尼西亞、澳洲,北至朝鮮日本、韓國,以及中國沿海如南海、台灣海峽等海域。
深度
水深3至50公尺,屬於淺海底層魚類。其多生活於岩礁海區。[1]
特徵
本魚外觀輪廓和黑棘鯛類似,但可從其側線上方至背鰭硬棘中間部位僅有鱗片4至5枚而加以區分。腹鰭黃色;臀鰭基底黑色,尾鰭下半部黃色。兩眼間具黑帶,側線起點僅具一小黑斑。背鰭硬棘11枚,軟條11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8至9枚。側線鱗片數44至47枚。體長可達50公分。
生態
本魚屬於熱帶、溫帶沿岸雜食性底棲魚類,喜棲息在沙泥底質水域,有時會進入河口內灣。幼魚期全為雄性,到3至4年生才轉變成雌性。每年9至11月為產卵期。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強。
經濟利用
高級的食用魚,可用燒烤或煮湯或紅燒食用。是重要的養殖魚類,具高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