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召陵之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背景
公元前657年,齊桓公與夫人蔡姬坐船遊玩,期間蔡姬不理桓公阻止,故意令船搖晃,激怒桓公。事後桓公把蔡姬送回蔡國,蔡國的國君隨後把蔡姬嫁給別人,齊桓公得知此事後大怒,發兵攻打蔡國[1]。
經過
公元前656年春天,齊桓公聯同及宋、陳、衛、鄭、許、魯、曹八國發兵攻打蔡國[2],擊敗蔡國後,再進軍楚國。楚成王派使者前往交涉,問齊國和楚國兩地相距遙遠,風馬牛不相及,不知為何齊國入侵。管仲代表桓公回答,指控楚國未按時進貢祭祀用的苞茅,影響周天子祭祀,又追究楚國關於周昭王南巡不歸之謎。聯軍繼續進軍,在陘駐紮。直到夏天,楚成王派屈完交涉,聯軍後退至召陵。齊桓公向屈完議和,並訂立了盟約,史稱召陵之盟。[3]
成語典故
成語「風馬牛不相及」出自於以上事件,比喻事物之間彼此毫不相干。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