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龜部
漢字部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龜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二百一十三個(十六劃的則為第二個)。簡體中文中作「龟部」,為七劃。龜部只以右方、下方為部字。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歸為龜部。
部首單字解釋
1. ㄍㄨㄟ,①學名:(Caprini; Ovis),屬脊索動物門、爬蟲鋼、龜鱉目、龜科、龜屬的動物,參見「龜」條目。②占卜時所用的龜甲。③罵人的話,俗指男人開妓院或放縱其妻女與人姦淫。④古印章的紐多作龜形,因為印章的代稱。⑤獸類背部隆高處。
2. ㄑㄧㄡ,龜茲(Kucha,即「庫車」),⑴古西域國名,在今新疆省庫車、沙雅二縣間。⑵舊縣名,漢置。故城在今陝西省榆林縣北。
3. ㄐㄩㄣ,龜裂,受凍而圻裂,通皸。
⻱:龜的本字。
字體差異
在某些字辭典中,龜字被編成十七(例如:漢語大字典)或十八(例如:2015年後出版的商務新詞典、中華新字/詞典)劃部首,因為其字辭典內所使用的龜字字體出了變化:
- 十八劃:左方的「⺕」字內的中橫劃並不貫連主字體右方的龜殻外框筆劃。
- 十七劃:除上述變化外,字頭的筆劃改用單點。
若龜部被編成十八劃部首,則會排在十七劃的龠部之後,而且十五到十八劃部首就會變成剛好各有一個。
字形
-
甲骨文
-
金文
-
大篆
-
小篆
名稱
-
《說文解字》中的龜
-
古文
- 漢語:龜部(拼音:guibù,注音:ㄍㄨㄟ ㄅㄨˋ)
- 日語:亀部(かめぶ)
- 韓語:구부(龜部)
Remove ads
部首字元及變形
- ⿔:KANGXI RADICAL TURTLE (U+2FD4)
- ⻱:CJK RADICAL TURTLE (U+2EF1)
- ⻲:CJK RADICAL J-SIMPLIFIED TURTLE (U+2EF2)
- ⻳:CJK RADICAL C-SIMPLIFIED TURTLE (U+2EF3)
注意:閣下瀏覽器顯示的文字未必正確
寫法及筆順示範
18畫的寫法。採用傳統書法筆順。 | ![]() |
16畫的寫法。採用台灣筆順。 | ![]() |
18畫的寫法。採用另一種筆順(不合「先外後內再封口」)。 | ![]() |
字例
另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