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楊振寧李政道,理由是「他們對所謂的宇稱不守恆定律的敏銳地研究,該定律導致了有關基本粒子的許多重大發現」[1]。評審委員會於1957年10月31日宣布獲獎者。他們是首個具有中國國籍[注 1]的諾貝爾獎得主,因此引發了海峽兩岸的重視[2]

海峽兩岸反應

1957年10月31日,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葉公超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和駐聯合國大使蔣廷黻向二人發去賀電[2]中國共產黨因擔心引起楊李二人不便,令吳有訓周培源錢三強三人以中國物理學會的名義發去賀電[3]

人民日報》11月1日第五版刊載新華社電訊,報道兩人獲獎,次日於頭版報道中國物理學會的賀電。《中央日報》11月1日頭版刊載美聯社中央社的電訊,之後幾日跟進報道。台北《新生報》對李政道家屬進行了專訪[2]

中共上層派中國物理學家張文裕北京出發,乘蘇聯飛機轉道莫斯科,前去斯德哥爾摩祝賀。12月8日,楊李二人抵達斯德哥爾摩機場,張文裕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館文化參贊徐中夫瑞典外交部、瑞典科學院及諾貝爾獎金委員會代表赴機場歡迎。瑞典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韓念龍參加頒獎典禮,但韓因中央社記者洪珊出席典禮而拒絕參加,中國大使的椅子因此空置。楊李二人在典禮結束後打電話邀請張文裕參加慶祝晚宴,張文裕最終於晚宴進行到一半時到場[2]。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嚴厲批評駐瑞典大使館的不當處理[3]

文化大革命時期,宇稱不守恆理論因「打破了靜止」,被四人幫利用;1978年5月13日,《光明日報》發表何祚庥的《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從宇稱不守恆的發現說起》,批駁了四人幫的觀點[4]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