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77年10月12日日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77年10月12日日食
Remove ads

1977年10月12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77年10月12日(東半球為10月13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太陽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陽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陽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兩國,日偏食則覆蓋了北美洲大部、南美洲西北半部及周邊部分地區[2]

快速預覽 1977年10月12日日食, 日食類型 ...
Remove ads

日食概況

出現區域

太平洋北部西北夏威夷群島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之間的洋面在10月13日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隨後月球本影向東南移動,不久就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然後經過很長的洋面,在墨西哥克拉里翁島西南約1000公里處達到最大食分,逐漸轉為向東移動。本影在哥倫比亞喬科省南部海岸初次接觸陸地,橫貫哥倫比亞,進入委內瑞拉後不久就在10月12日日落時分結束於亞馬遜州玻利瓦州交界處。陸地上看到的日全食均在10月12日。

本影經過的陸地依次包括:

除了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見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密克羅尼西亞島群東半部、波利尼西亞島群北半部、加拿大西部和南部、美國全境(含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百慕達中美洲全境、蘇聯東部(今屬俄羅斯),以及南美洲巴西西半部、智利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西北半部和除烏拉圭外南美洲其餘各國全境。其中大部分位於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在10月12日看到日食,剩下的部分在10月13日看到日食。[2][5]

Remove ads

基本參數

  • 類型:日全食
  • 食甚中心處(位於墨西哥克拉里翁島西南約1000公里的太平洋)資料:
    • 時間:1977年10月12日20:26:38.9
    • 地點:14°8.3′N 123°33.6′W
    • 食分:1.0269(全食帶內最大)
    • 日全食持續時間:2分37.3秒

觀測

傑·珀薩喬夫英語Jay Pasachoff教授率領的威廉姆斯學院觀測隊在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下,乘船到太平洋東北部洋面上觀測了日全食。觀測隊拍攝了日全食時的天空和日冕圖片,以及日冕光譜紅外線圖片。[6]

相關的日食

1975-1978年的日食

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更多資訊 降交點, 升交點 ...

沙羅周期

沙羅週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週期143,共包含72次日食,依次為1617年3月7日至1779年6月14日的10次日偏食、1797年6月24日至1995年10月24日的12次日全食、2013年11月3日至2067年12月6日的4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2085年12月16日至2536年9月16日的26次日環食、2554年9月28日至2873年4月23日的20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80.14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發生於1887年8月19日,共持續了3分50秒。[7]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1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日食,是第17至28次:

17 18 19
Thumb
1905年8月30日
Thumb
1923年9月10日
Thumb
1941年9月21日
20 21 22
Thumb
1959年10月2日
Thumb
1977年10月12日
Thumb
1995年10月24日
23 24 25
Thumb
2013年11月3日
Thumb
2031年11月14日
Thumb
2049年11月25日
26 27
Thumb
2067年12月6日
Thumb
2085年12月16日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