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6年以色列議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6年以色列議會選舉於2006年3月28日舉行。這場選舉將投選下任以色列總理。期間沙龍因突發嚴重中風,艾胡德·奧爾默特接替他所有的職務。2006年1月16日,艾胡德·奧爾默特被選為前進黨代理主席,成為前進黨總理候選人。奧爾默特最終大選後成功組建聯合政府。

原因及經過

2003年議會選舉中,阿里埃勒·沙龍利庫德集團取得三分之一的席位,而其對手工黨則只取得19席(剛好是利庫德的一半),失去過往的優勢。然而自從這次選舉後,利庫德集團在以巴衝突事件中遭受嚴重的分裂,2005年1月工黨前領袖希蒙·佩雷斯帶領其黨加入了沙龍內閣,組成了聯合政府去「對付」利庫德黨內的「鷹派」。2005年末,工黨新領袖阿米爾·佩雷茲毅然脫離沙龍的聯合政府,然而副總理希蒙·佩雷斯則留在沙龍的內閣中;之後,沙龍與執政利庫德集團決裂,建立了溫和前進黨,並要求總統摩西·卡察夫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佩雷斯也跟隨他加入其黨。2006年1月4日,沙龍因突發嚴重中風被緊急送往耶路撒冷哈達薩醫院進行搶救(詳情請見沙龍中風危機),艾胡德·奧爾默特接替他所有的職務。2006年1月16日,奧爾默特被選為前進黨代理主席,成為前進黨總理候選人。

參與的政黨(其領袖)

民意調查(沙龍病危期間)

總計有120個席位在以色列國會內。

更多資訊 政黨, 2006年1月5日的結果 ...

選舉結果

更多資訊 政黨, 得票數 ...
Remove ads

影響

2006年以色列國會選舉是有史以來有三個關鍵的政黨(工黨前進黨利庫德集團)相對於過去只得兩個政黨(工黨、利庫德集團)才有機會領導組建聯合政府的權力,亦有很多人談論這次選舉「三強鼎立」。隨着沙龍的中風危機,美國中東失去了自己最親密的「盟友」;這次選舉也對於中東局勢及巴以衝突的和平有很大的影響。

奧爾默特領導的前進黨在大選中取得第一大黨地位,並在此後組建聯合政府,使過去的政策得以繼續維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