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

2013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3年2月28日退位而召集舉行[4]。這是天主教會歷史上第三次在前任教宗仍在世時召集的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第一次發生在1294年,第二次發生於1415年。會議從2013年3月12日開始,經過五輪投票後,在3月13日19時06分,會議舉行地西斯汀小堂的煙囪冒出白煙,表示樞機團已選出新教宗,而約50秒後聖伯多祿大殿響起鐘聲,確認新教宗已被選出。當選者為阿根廷樞機喬治·瑪略·伯格里奧,並取名號英語Papal name為「方濟各」。

快速預覽 2013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日期與地點 ...
2013年
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日期與地點
2013年3月12日-2013年3月13日
梵蒂岡宗座宮西斯汀小堂
樞機團主要人員
樞機團團長安傑洛·索達諾樞機
(年過80歲而無投票權)
樞機團副團長羅哲·埃切加雷樞機
(年過80歲而無投票權)
總務樞機達濟斯·貝爾托內樞機
司鐸級首席樞機保祿·立德·阿恩斯樞機
執事級首席樞機若望-類斯·托朗樞機
秘書老楞佐·巴爾迪塞利主教
(非樞機而無投票權)
選舉情況
選情3月12日 17:42:第一次黑煙
(第一輪投票失敗)[1]
3月13日 11:39:第二次黑煙
(第二輪及第三輪投票失敗)[2]
3月13日 19:06:白煙
(第四輪投票失敗及第五輪投票成功)[3]
當選者
喬治·瑪略·伯格里奧樞機
(取名號為方濟各
Thumb
← 2005年
2025年 →
關閉
Thumb
宗座出缺時,總務樞機達濟斯·貝爾托內所使用的紋章。

背景

2013年2月11日,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因健康原因將於2月28日退位[5][6],成為近六百年來首位在任內主動辭職的教宗,上一位是於1415年退位的教宗額我略十二世[7]。根據宗座憲令主的普世羊群》的規定,此次選舉秘密會議的召集人是未滿80歲的樞機中年齡最長者——來自意大利若翰·雷,以代替因超齡不能參加此次選舉樞機團團長安傑洛·索達諾和副團長羅哲·埃切加雷,但索達諾樞機將召集選前籌備會。在自己不當選的前提下,選舉的召集人也將在選舉結束時詢問當選教宗是否接受選舉結果。

樞機選舉人

儘管當時共有208位樞機,根據教宗保祿六世於1970年制定[8]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96年發布宗座憲令主的普世羊群[9]的規則,在宗座出缺時年屆80歲的樞機不得參加秘密會議。在2013年初因為涉及性醜聞的蘇格蘭籍樞機凱斯·奧布萊恩在辭去總主教職務後表示不會參與選舉教宗[10]。而印尼樞機主教儒利烏·達曼特馬德則因健康原因而未能到羅馬參與選舉[11]。故此能夠參與該次秘密會議的只有115位樞機。

候選人

原則上,參加選舉的樞機可以投票給任何業已受洗的成年男性天主教徒,然而,自1378年以來選出的教宗都是樞機。基道霍·勛博恩英語Christoph Schönborn伯爵[12][13][14]菲律賓首席主教類思·安多尼·塔格萊聖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主席英語Pontifical Council for Justice and Peace伯多祿·圖克森,聖座主教部英語Congregation for Bishops部長、宗座拉丁美洲委員會英語Pontifical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主席馬爾谷·韋萊以及米蘭總教區總主教安傑洛·斯科拉都是媒體看好的熱門人選。[15][16] 其他有資格參選的樞機包括東方教會部部長良納·桑德里紐約總教區總主教弟茂德·彌額爾·多蘭[16]

更多資訊 選舉人, 缺席 ...
2013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17]
Thumb

樞機選舉人分布
  意大利
28
  歐洲其餘部分
32
  北美洲
20
  南美洲
13
  非洲
11
  亞洲及大洋洲
11
選舉人 115
缺席 2
儒略·達曼特馬德樞機
雅加達總教區總主教[18]
基斯·歐布萊恩樞機
聖安德魯斯暨愛丁堡總教區總主教[19]
卸任教宗 本篤十六世(2005年至2013年)
新任教宗 方濟各(2013年至2025年)
關閉

日期

這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會在3月12日開始。宗座憲章第37條要求選舉在宗座出缺之後的15至20天內舉行。然而,這一規定主要是因為教宗逝世的日期一般難以提前預測,因而預留各地的樞機匯集羅馬參加教宗葬禮的旅行時間。

選舉過程

3月12日17時42分(UTC+8時間3月13日00時42分),西斯汀小堂的煙囪冒出了此次選舉的第一次黑煙,這也說明了第一輪投票已經結束,而且最高票者未達總數之三分之二(77票),第一輪投票失敗。3月13日11時39分(UTC+8時間3月13日18時39分),經過了第二輪及第三輪的投票,樞機團依然未達成共識,投票失敗。而於同日的第四輪投票,也依然未達票數門檻,投票失敗。經過第五輪的投票,樞機團達成了共識,3月13日19時06分(UTC+8時間3月14日02時06分),西斯汀小堂的煙囪冒出了白煙,投票成功並選出新教宗。聖伯多祿大殿約50秒後響起鐘聲,確認新教宗已被選出。

樞機團的執事級首席樞機,若望-類斯·托朗樞機於3月13日20時12分(UTC+8時間3月14日03時12分)登上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向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以拉丁語宣布新教宗的姓名及名號。[20]該拉丁語宣布如下:

中文翻譯如下:

新教宗的姓名為喬治·瑪略·伯格里奧,並取名號為「方濟各」。

新教宗隨後於3月13日20時22分(UTC+8時間3月14日03時22分)登上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給予信眾首個宗座祝福英語Apostolic Blessing,即《致全城與全球》(全城指教宗駐地羅馬)的降福。他請信眾首先為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祈禱,然後為他的牧職祈禱,並求聖母瑪利亞護佑他。[21]身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則高呼「教宗萬歲」(Viva il Papa)。伯格里奧樞機選擇其名號為「方濟各」是為了紀念亞西西的方濟各,後來羅馬教廷澄清新教宗的名號是「方濟各」而不是「方濟各一世」,一名梵蒂岡發言人指出如果將來出現「方濟各二世」,才會將教宗方濟各的名號改為「方濟各一世」。[2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