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洲周刊 (英文周刊)

香港新闻杂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洲周刊》(英語:Asiaweek),又稱《亞洲周刊 (英文版)[1],又譯作《亞洲新聞》[2]、《亞洲新聞周刊》[3]、《亞洲報道周刊》[4],是一份專注於亞洲事務的英文新聞雜誌,由時代公司英屬香港成立的子公司亞洲周刊有限公司(Asiaweek Limited)每周出版。該刊物成立於1975年[5]總部位於香港,作為《時代周刊》的亞洲版[6]。時代公司總編輯諾曼·珀爾斯汀(Norman Pearlstine)稱,由於「廣告市場不景氣」,該雜誌於2001年12月7日停刊。停刊前,該周刊的發行量達12萬冊[7]

快速預覽 亞洲周刊Asiaweek, 發行周期 ...

時代華納收購《亞洲周刊 (英文版)》之前,該雜誌曾是《亞洲周刊 (中文版)》(Yazhou Zhoukan)的姊妹刊物[8]。Asiaweek由新西蘭傳媒工作者米高·奧尼爾印度傳媒工作者泰伊爾·雅各·索尼·喬治(Thayil Jacob Sony George)於1975年創辦,他們曾一起共事於《遠東經濟評論》,但都對其沉悶的風格和英國立場感到不滿[9]

《亞洲周刊 (英文版)》的使命是:「準確、公正地報道人類活動各個領域的亞洲事務,從亞洲的角度看世界,成為亞洲在世界上的代言人」[10]

Remove ads

爭議

指馬來西亞國家經濟顧問為次號領袖

1995年3月27日,時任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穆罕默德在一項記者會上針對《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報導提到時任國家經濟顧問達因·再努丁是馬來西亞最有影響力的第二號領袖新聞做出評論時說,他與時任副首相安華·依布拉欣、達因都是同樣在一個有效率的政府內服務,致力於推動國家的發展,沒有所謂誰是最有影響力的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號人物[11]

馬哈迪說,這純粹是外國媒體刻意挑撥離間,製造問題,他們的用意很明顯,即不要看到馬來西亞領袖之間關係融洽,同心協力工作。他也說,如果馬來西亞政府領袖有出現不和,這正是外國媒體所樂於看到的[11]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