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CANZUK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ANZUK
Remove ads

CANZUK是一個構想中的政治經濟聯盟,名稱取自該聯盟理論組成國名字的首字母縮寫,即加拿大Canada)、澳洲Australia)、紐西蘭New Zealand)與英國United Kingdom)。四國當下共享着相同語言、文化、政治體制君主,亦均為英聯邦王國。聯盟計劃組成為一個類似於前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組織[1],通過增多邊貿易額,加強外交政策合作,軍事合作以及實現四國國民的自由流動達成該目標[2]。CANZUK組織想法受到各種智庫(如CANZUK國際協會英語CANZUK International亞當·斯密研究所英語Adam Smith Institute等)與組成四國的部分政客支持。

快速預覽 類型, 成員 ...
Remove ads

歷史

名稱定義

CANZUK一詞最早被《殖民地到英聯邦(Colonies Into Commonwealth)》一書的作者威廉·大衛·麥金泰爾於1967年在書中「CANZUK聯盟」一章中提出[3]。近期,該詞被遊說組織CANZUK國際所採用作為縮寫名稱(其組織正式名稱為英聯邦自由運動組織)[4]。在英國去留歐盟公投英國脫歐事件發生後,部分作家如安德魯·利利科與占士·博納特英語James_C._Bennett同部分學者如歷史歷史學家安德魯·羅拔英語Andrew_Roberts_(historian)開始主張在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與聯合王國四國間進行合併組成新的政治實體以應對新的國際形勢[5][6]。安德魯·羅拔建議該政治實體可以進入當下的國際秩序並成為西方世界的第三大支柱(與美國歐洲聯盟並列),羅拔亦認為,鑑於該實體所擁有的領土面積地理範圍與較大的經濟體量可以令實體成為國際環境中的「大國」並作為潛在的「超級大國」(潛在超級大國[7]

一些該計劃的倡導者如羅拔贊成該實體應以聯邦或邦聯的形式存在。其他倡導者,如利利科則提議該實體應該作為「地緣政治合作夥伴」的形式存在,即效仿歐洲經濟共同體[8]。該提議的CANZUK受到CANZUK國際以及加拿大保守黨等組織的支持,該提議涉及成立在四國間成立公民自由流動區,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共同防衛夥伴,而相關加強貿易關係的想法(包括或不包括一個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已經收到多名四國政客的支持,其中較為有名的有前澳洲總理史葛·摩利臣[9],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10],前英國首相文翠珊、前任英國首相約翰遜[11]以及前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12]

Remove ads

關係

快速預覽 世界上擁有英國民族血緣或主要民族組成為不列顛人的國家, 總人口 ...

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均為前大英帝國殖民地自治領,同時三國的主體民族均為盎格魯-薩克遜人(即英國民族[19],而受其歷史原因影響,CANZUK四國依然在今日仍共享着緊密的文化,外交與軍事紐帶。除英國及其海外領土外,對英國民族或血統仍持有較高佔比認同的國家亦為CANZUK構想中的四國,紐西蘭(59%)[20],澳洲(46%)[21],加拿大(31%)[22]。作為對曾經英國領土與大英帝國一部分的敬意,澳洲與紐西蘭的國旗仍然以英國國旗置於其國旗左上角以表沿革與傳承,而英國國旗同時也是兩面加拿大官方旗幟中的一面(亦被稱作皇家聯合旗)。[來源請求]

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與英國也同時均是英聯邦王國,並共舉查理斯三世作為其君主與國家首腦。四國擁有很大程度的政治體制,法律,語言與宗教相似性:如西敏制英美法系英式英語詞彙與基督教價值觀[23]。CANZUK四國均是英語世界的主要組成國家,並且在英語圈中共同參與了大量軍事合作,如通用空軍標識英語Fincastle Trophy五眼聯盟美英加澳新五國陸軍合作計劃英語ABCANZ Armies澳加新英美五國海軍合作計劃英語AUSCANNZUKUS,並及此加深各種軍事與情報合作。加拿大與英國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結為軍事同盟,而澳洲、紐西蘭與英國則通過五國聯防結為軍事同盟關係。[來源請求]

四國之間的民間關係則極為緊密,調查表明,四國國民對彼此均視作為世界上最為緊密的友國與盟友[24][25][26][27]

成員國

更多資訊 通稱, 加拿大[28] Canada ...
Remove ads

倡導者

目前世界上幾個為促進CANZUK計劃而成立的組織已經在加強其推廣,意圖消解CANZUK國家間的不同並推進四國間更深度的合作與交流。CANZUK國際組織已經將重新建立國民自由流通區(如英聯邦體制內在《1972年歐洲共同體法 (聯合王國)英語European Communities Act 1972 (UK)》前所存在的自由流通區)列為其組織的既定目標[37]。其他組織則大部分為志願者組織,希圖建立超國家聯盟,如「CANZUK Unitiing」[38]

加拿大

幾位議員在2017年加拿大保守黨黨魁選舉中對CANZUK建議表示支持。該次選舉最終的獲勝者安德魯·熙爾在2017年三月對CANZUK提出的自由貿易協議表示支持。在溫哥華的一場辯論中,熙爾表示「我十分支持我國在與澳洲、紐西蘭和英國之間構建貿易協定,我們擁有着相同的法律框架,共同的民主系統以及同種投資和貿易的立法與條例,但我們並不同中國享有這些優勢。[39]

其他保守黨黨魁候選人也對CANZUK所提出的自由貿易與自由流動表示接受並將其列入他們的競選大綱,這些候選人包括艾林·奧圖爾莊文浩[40]。2017年4月,奧圖爾放出了一條與CANZUK國際合作的視頻,形容CANZUK計劃為「沒有道理不做的」,認為加拿大已經為美國及其公民提供了自由貿易與自由流動權,「那為何不能為我們其他親密的盟友提供同等的待遇呢?」[41]2017年5月,莊文浩宣布對脫歐後CANZUK國家間的自由流動運動表示支持,說道「一個很好的想法使得我們同澳洲,紐西蘭與聯合王國開創一個新的貿易協定,特別是在英國退出歐洲公投的指引下[42]。」

2018年8月,加拿大保守黨以215票對7票的投票正式接納CANZUK作為其政黨黨綱[43][44]

在2020年8月保守黨黨魁選舉中由2017年敗選的奧圖爾勝出擔任新任保守黨黨,此後奧圖爾就把CANZUK作為他的競選政綱之一。[45]該黨目前為加拿大議會的最大在野黨。[來源請求]

Remove ads

澳洲

2017年8月,澳洲維多利亞州自由黨參議員,占士·怕特森在澳洲財政報告中發表了一份意見倡導書,宣布支持CANZUK所提倡的自由貿易與國民自由流動,倡導書指出「通過與澳洲、紐西蘭與加拿大聯合併同脫歐後聯合王國簽訂貿易協定,我們有機會在四個英聯邦國家間推動一個更廣泛的貿易合作....而這個想法的時機已經到來。[46]

紐西蘭

在紐西蘭,行動紐西蘭黨已經表示其自由流通區的支持,其政黨領袖大衛·西蒙表示,「成功的國家,如英國與紐西蘭,不應當築起牆壁和關閉彼此,當曾經彼此所交流的想法令我們的國家如此繁榮。脫歐為英國提供了一種除了移民歐洲外新的選擇,讓我們通過雙向自由流通協議同英國接洽。[47]

2018年4月,紐西蘭議會反對派領袖西蒙·布瑞吉表達了其對CANZUK的支持。[48]

英國(聯合王國)

2012年7月11日,議員安德魯·羅森戴爾向英國國會遞交了一份普通議員法案英語Private Members' Bills in 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該法案涉及允許「女皇陛下的各王國的公民在英國境內的國際機場通過獨立通道進入英國」,該法案所指的公民包含加拿大,澳洲與紐西蘭的公民;該法案的目標表明了一個以引進新型互惠邊境息協議的方式在未來同英聯邦王國各國展開合作[49]。該法案收到諸多議員的支持,包括尼格爾·多茲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施達偉保守黨),鮑勃·布萊克曼(保守黨),史提夫·貝克(保守黨),彭黛玲(保守黨),馬克·明斯(保守黨),凱特·霍依英語Kate Hoey工黨),韋俊安活(保守黨)以及托馬斯·多赫提(工黨)[50]。該法案最終在二讀階段因為缺少議會時間及支持率不足最終未能通過[51]

2014年11月,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現任英國首相)表達了其在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及英國間建立「自由流動區」的支持,坦言「英國、澳洲、加拿大和紐西蘭共同擁戴一個國家元首,使用相同的語言並擁有相似的法律系統。客觀上,這些國家均是高度經濟發達的民主國家並坐擁清晰的共同文化與血脈。」[52]

亞當·斯密研究所則在2018年表示了對CANZUK的支持[53][54][55]

在2019年9月訪問澳洲期間,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卓慧思表達了英國政府希望同澳洲建立自由流動區的意願並就脫歐後自由貿易協定進行商討[56]

反對觀點

批判者如尼克·科恩英語Nick Cohen認為CANZUK組織的提議純屬「幻想」,該組織不會同其預期一樣成為21世紀地緣政治結構中可行的一環,他強調CANZUK四國不論從法律還是政治文化上在大英帝國時代結束後已經分道揚鑣[57]。尼克·科恩辯駁到,地緣政治上的分離對任何這四國之間的合作均起到了價值上的限制,根據主流的經濟學觀點「在絕對貿易夥伴國關係上,與貿易夥伴間的距離與體量比起歷史聯結起到更為決定性的作用[58]」。

中國官方環球時報在2020年8月24日的評論文章指出CANZUK是2.0版大英帝國,用意在形成強大而繁榮的「盎格魯圈」和意圖強硬對付中國。[59]

公眾觀點

2018年1月至3月間,來自澳洲,加拿大,紐西蘭與英國的13600名受訪者的意見投票顯示,2018年度對CANZUK四國自由貿易區與自由流動區的支持率較2017年有所升高。該比率在澳洲佔73%,加拿大佔76%,紐西蘭佔82%,英國佔68%[60]

統計數據

更多資訊 國家, 人口[61] ...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