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赫施反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赫施反應(德語:Hoesch-Reaktion),又稱霍本-赫施反應(Houben-Hoesch-Reaktion),得名於分別在1915年和1926年發現此反應的兩位化學家庫爾特·赫施[1]和約瑟夫·霍本[2]。
用腈作親電試劑對芳環的親電芳香取代,首先產生亞胺,水解後生成芳基酮。整體結果是酰化反應,需要酸(如氯化鋅和鹽酸)催化。
例如,通過間苯三酚與乙腈的赫施反應合成2-乙酰基間苯三酚:[3]
反應機理較複雜,現在還沒有完全闡明。可能是腈先為酸質子化,產生質子化的腈(R-C+=NHCl−),它作為親電試劑與芳環反應。[4]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