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252迫擊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252迫擊砲
Remove ads

M252迫擊砲81毫米中型迫擊炮是英國設計的滑膛炮口裝填、大射角武器,用於增強整個區前線的輕步兵、空中突擊和空降部隊進行遠程間接火力支援的影響力。在美國陸軍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它通常部署在步兵的迫擊炮

快速預覽 M252迫擊砲, 類型 ...

 

Remove ads

設計

Thumb
迫擊砲小組攜行M252A2系統的各部件(從左至右:砲架、底板與瞄準具、砲管)

M252系統全裝配重91磅(41公斤),由M253砲管(35磅(16公斤))、M177砲架(27磅(12公斤))、M3A1底板(29磅(13公斤))以及M64A1瞄準裝置(2.5磅(1.1公斤))組成。[1] 砲架包括底板與雙腳架,後者配有螺旋式升降與橫向調整機構,以便升降或轉向迫擊砲。M64A1瞄準裝置(也用於M224)安裝於雙腳架上。M252為一款依靠重力發射的滑膛炮系統。武器的槍口裝有爆炸衰減裝置(Blast Attenuation Device, BAD),以降低爆炸對砲組人員的影響。為提升冷卻效率,砲尾端設有散熱鰭片;但有第一線使用者指出,其實際冷卻效果有限。[來源請求] 此砲亦具備可由砲組拆卸的砲尾塞與擊針

M252發射的高爆彈重約10磅(4.5公斤),其有效殺傷半徑約為115英尺(35米)。[2]

2017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透露正在為81毫米迫擊砲開發精確導引彈藥,類似於為120毫米遠征火力支援系統所進行的相關研究,但改為適用於單兵攜行系統。[3]

Remove ads

歷史

M252是英國1950年代開發的81毫米L16A2迫擊砲的改良型。 [4]它於 1987 年開始在美國陸軍服役,取代了先前的 81 毫米 M29 迫擊砲。它的採用是因為射程更遠(從 4,500 公尺到 5,650 公尺)和殺傷力增強。在美國,它是由沃特夫利特兵工廠生產的。

Thumb
較輕量化的M252A2版本

M252A1是輕量級版本,於2014 年12 月首次投入使用。透過使用鋁、鈦和凱夫拉尼龍等輕質材料,總重量減少了12 磅(5.4 公斤),降至79 磅(36公斤)。M252A1的內部齒輪無需潤滑,因此所需的維護也較少。M252A1計劃於2016 年取代M252。[5] 2016 年 11 月,沃特弗利特兵工廠收到一份生產兩腳架的合同,該兩腳架具有「A」形兩腳架框架,交付將於 2020 年 3 月完成[6][5]作為同一計劃的一部分,還開發了M224 60毫米迫擊炮的輕型版本 M224A1。 [7]海軍陸戰隊開發了改進的M252A2版本,重量約為8.16 比原來的重量減輕了 1 千克(18 磅),並採用了 4 倍放大瞄準器和新的冷卻系統。 [8]

Remove ads

作業

全體人員

M252 由五名士兵組成:班長、炮手、副炮手、第一彈藥手和第二彈藥手。

  1. 班長直接站在迫擊砲後面,可以指揮和控制他們的班。 除了對所有小隊活動進行整體監督外,他們還監督武器的安置、放置和射擊。
  2. 砲手站在迫擊砲的左側,操縱瞄準器、橫移手輪和升降手輪。根據射擊諸元對瞄準器做適當調整,並放置迫擊砲以進行方向角和仰角的偏轉。 透過移動兩腳架組件來產生大的偏轉,並在射擊過程中保持炮身水平。
  3. 副砲手站在迫擊砲右側,面對砲管,準備裝填。 除了裝填之外,還會在發射 10 發炮彈或每次射擊任務後擦拭炮管內部。他是實際發射武器的人。
  4. 第一個彈藥手站在迫擊砲的右後方。 他們的職責是準備彈藥(裝藥裝置、引信等)並將其傳遞給副砲手。
  5. 第二個彈藥手站在迫擊砲的右後方,在第一個彈藥手後面。 除了與每次射擊任務相對應的數據外,他們還維護並保存彈藥記錄。 他們的雙重記錄包括射擊數據、類型和發射子彈數量的書面表格,以及從每發子彈中拉出的安全銷,為表格的準確性提供物理證據。 此外,他們也為迫擊砲陣地提供當地安全保障。
Remove ads

彈藥類型

Thumb
三枚 81 毫米 M29 迫擊炮彈:M374A2(高爆彈)、M375A2(白磷彈)和 M301A3(照明彈)。

雖然 M252 確實發射武器專用系列彈藥,但它也可以從M29 迫擊炮發射子彈(不過只能在裝藥 3 或以下)。 M252 迫擊炮可以發射以下主要類別的訓練彈藥和軍用彈藥[9]

  • 高爆炸藥 (HE) :型號 M821、M821A1、M889、M889A1、M372 系列和 M362。用於對付人員和輕型物資目標。
    • 先進能力增程迫擊炮(ACERM):開發型制導彈藥,增加了機翼、控制翼、GPS 導航、激光導引頭和增強型彈頭;將精度提高到一米以內,範圍可達20 km(12 mi)五分鐘內。 [10]
  • 煙霧彈:型號 M819 和 M375 系列。用作掩護、信號或標記彈藥。 [11]
  • 照明 (ILLUM):型號 M853A1 和 M301 系列。用於需要照明以輔助觀察的夜間任務。
    • 非致命間接射擊彈藥:基於 M853A1 的開發彈藥,可發射閃光彈子彈藥以暫時迷惑人們。 [12] [13]
  • 訓練練習 (TP):名稱 M880、M879、M68 和木底板。用於有限區域的訓練。
  • 紅外照明 (IR):產生只能通過使用夜視設備才能看到的不可見光的炮彈。
Remove ads

引信

M224 彈藥有兩種引信類型:多選引信 ( M734 ) 和點引爆引信 (M935)。 M734用於 M720 HE 彈,可設置為鄰近爆炸、近地表爆炸、衝擊爆炸或延遲爆炸模式。

推進方式

Thumb
一枚掛載了四枚推進劑的迫擊炮彈

迫擊炮的射程由連接到炮彈尾部(型號為M223)的推進劑裝藥數量決定。這種裝藥是由硝化纖維製成的半圓形環狀物,形狀類似於「馬蹄」。M252迫擊炮的每發炮彈配有四個這樣的推進劑。對於更遠距離的射擊,需要比炮彈尾部容納的裝藥更多的推進劑,因此需要使用額外的外部裝藥。

當確定了目標距離時,迫擊炮組成員會通過移除彈藥上的馬蹄形裝藥來調整推進劑的量。隨後,迫擊炮組長會核對裝藥數量,然後副炮手將炮彈從炮管口投入炮管。炮彈在重力作用下加速沿炮管的光滑膛線下滑,直到炮彈尾部的尾杆基部的底火撞擊到迫擊炮尾部組件的擊發針。底火爆炸,點燃尾翼中的裝藥,並進一步點燃炮彈上的馬蹄形裝藥。裝藥燃燒釋放出高溫膨脹氣體,這些氣體推動炮彈,同時通過炮彈上的密封環封住氣體,使其保持在炮彈後方。膨脹氣體的壓力加速炮彈,直到炮彈從炮管末端射出。

使用國

Thumb
藍色部分為使用或曾使用過M252迫擊炮的國家。

現役使用國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