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睡眠反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睡眠反彈(英語:REM rebound)是指在經過一段時間睡眠不足後,睡眠階段中快速動眼期(REM)的頻次與時長的增加。當人們在進入REM前醒來,他們會在後續睡眠中更快速地進入REM。[1]當人們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完成足夠的REM睡眠時長,取得REM睡眠的壓力增加,於是在後續睡眠中,REM階段所佔時間比率增加。[2]
早期研究者發現REM睡眠階段與夢相關,佔據約20%總睡眠時長。因此,有研究者開始設計REM睡眠剝奪實驗,以探究其重要性。在實驗中,每當受試者的腦電圖與眼球運動顯示出進入REM的跡象,他們就會被叫醒並在後續幾分鐘內保持清醒。隨着「睡眠剝奪」次數增加,受試者更頻繁的試圖進入REM睡眠,因此他們被叫醒的頻次也增加。隨着實驗進行,受試者變得易怒、焦慮、飢餓,部分受試者離開了實驗。五晚之後,剩餘的受試者被允許不受干擾進入睡眠,結果顯示其睡眠中REM階段所佔比例顯著增加:從正常狀態的平均19.4%增加到了平均26.6%。相比在隨機時間段、相同頻次被叫醒的對照組,被剝奪REM睡眠的實驗組差異顯著。[3]
REM睡眠反彈表明,對於大腦而言,睡眠各階段都十分重要。在部分海洋哺乳動物,如海豚和海豹中,當一個大腦半球被剝奪REM睡眠,那麼就這有這半球會出現REM睡眠反彈,而另一半球不受影響。[2]
REM睡眠反彈常出現在服用安眠藥的人群,也可能在睡眠呼吸暫停患者使用CPAP的前幾晚出現。酒精也會影響REM睡眠,它可在前半晚抑制REM,由此在進入睡眠四到五小時後引發REM睡眠反彈。[4]多數抗抑鬱藥物,例如西酞普蘭和帕羅西汀,也會抑制REM睡眠,因此在停藥後造成REM睡眠反彈。[5][6]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