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怪怪女教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怪怪女教主》(英語:Sheezus)是英國歌手莉莉·艾倫第三張推出的個人專輯,於2014年5月5日發佈。莉莉·艾倫在2009年發佈了第二張個人專輯《干我屁事》(2009)後,暫時中斷了她的音樂事業約四年多。她在2012年6月宣佈她將回歸音樂事業,並表示正在錄製新專輯。此專輯是自她音樂事業中斷後發佈的首張專輯。
《怪怪女教主》的發佈由兩首新單曲帶領,首發的《Hard Out Here》在2013年11月17日以數碼下載形式發佈,其進入了英國單曲榜的第九位,連同之前發行的單曲《Somewhere Only We Know》的第一位,為莉莉·艾倫帶來兩首同時打入英國單曲榜榜首十位的紀錄。在2014年1月13日,第二波主打單曲《Air Balloon》在BBC Radio 1首播,並在同年3月2日正式發行。
Remove ads
錄音與背景
艾倫在2012年10月說,她在錄音室里「往牆上扔東西,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能粘住......除了做音樂之外,沒有其他任務;這樣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工作是很好的。」[1]2013年2月,她在馬克·朗森製作的巴黎時裝秀上進行了現場表演,她稱之為 "mumback",並預示將在2013年年底推出一張「受母親經歷啟發」的新專輯[2]。
2013年,艾倫透露,她已經開始製作第三張錄音室專輯。2012年6月20日,艾倫在推特上發布消息稱,她正在錄音室與Greg Kurstin一起創作新音樂[3][4],她將自己的職業名稱從Lily Allen改為Lily Rose Cooper[5],2013年8月,她將自己的職業名稱改回Allen,並在推特上表示新音樂將"很快"到來。[6]2013年11月19日,Allen在接受BBC Radio 1採訪時確認,她將在2014年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上進行演出。[7]她還透露,她為這張專輯寫了一首歌曲,靈感來自於2013年夏天與Azealia Banks發生的Twitter爭執。[8]Sheezus主要由長期合作者Greg Kurstin製作,Allen曾與他合作過她的第一和第二張錄音室專輯。其他合作來自製作專輯同名歌曲的DJ Dahi和製作《Air Balloon》的Shellback[9]。
Remove ads
反響
《怪怪女教主》以35,414張的首周銷量登頂英國專輯榜,成為艾倫連續第二張銷量第一的專輯。[10]截至2018年6月,該專輯在英國的銷量為113,054張。[11]在美國,這張專輯在Billboard二百強專輯榜上首周排名第12位,首周銷量為17,000張。[12]在日本,它以銷量1931張進入Oricon公信榜第26位。[13]該專輯在法國專輯排行榜上首週位居第23位,首周銷量為2,300張。[14]
Sheezus從音樂評論家那裏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在給主流樂評人的評論加權平均分100分的Metacritic上,這張專輯在29篇評論中獲得了60分的平均分。記者Alexis Petridis在為《衛報》撰寫的評論中說,Allen在這張"遠非糟糕的專輯中"歌詞上顯得膽怯、音樂上不連續--「事實上,在某些部分它非常銳利」。NME雜誌的勞拉·斯納普斯(Laura Snapes)的批評更多,她嘲笑歌詞是自負的、陳詞濫調的、缺乏說服力的,而且她對於「空洞的大話,想對女性壓迫說些什麼,但又不知道是什麼「感到困擾。Stephen Thomas Erlewine為AllMusic寫道,他覺得只有《Life for Me》、《Insincerely Yours》和《URL Badman》展示了Allen通常銳利的歌曲創作,因為「這些歌曲中的許多在獨特性上都出現了問題;她用瑣碎的細節替代了精闢的評論,配上被她的疲憊感削弱了的音樂「。Spin的Stephanie Benson認為艾倫在歌詞中關於婚姻和女人的信息與其他歌曲中的派對主題不一致。"她試圖讓我們相信她是一個可愛的妻子和兩個孩子的母親,一個精明的女權主義者和一個喜愛諷刺的大師,結果看上去很虛偽。"
在《芝加哥論壇報》的一篇正面評論中,格雷格·科特認為,《Sheezus》是一張溫和但成功的流行專輯,"它之所以能讓人產生共鳴,是因為它更多的是對話而不是對抗,是關於流行音樂的個人聲明,而不是試圖去代表流行的時刻"。《獨立報》的安迪·吉爾認為音樂和主題都很多樣化,他認為這"保證了這張專輯的成功,證實了這是一位有自己的品味和觀點的藝人,而不只是一張日程表和一個需要滿足的粉絲群"。
在《每日電訊報》的2014年最佳專輯榜單中,《Sheezus》被排在第47位。克里斯高在他為《巴恩斯與諾貝爾》(The Barnes & Noble Re)撰寫的年終榜單中,將其排在第32位。
Remove ads
宣傳
艾倫展開一輪全新的世界巡迴演唱會,為新專輯《怪怪女教主》宣傳。該世界巡迴演唱會到訪歐洲、北美洲、澳洲和亞洲的多個地區,更首次於亞洲巡迴到訪台灣、香港及新加坡。[15]
榜單
Remove ads
銷售認證
曲目
Remove ads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