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Turn It Up (專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Turn It Up》(台譯:希望盛開)是英國女歌手琵希·洛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於2009年9月14日在英國發行。英國iTunes獨售版本則於2009年12月21日發行,其中新增琵希翻唱里昂王族熱門單曲《Use Somebody》等六首新歌。專輯發售首週即進入英國專輯排行榜第六名,隔週降到第13名,第三週則落到23名。[11] 專輯首波二首主打曲〈媽媽會怎樣〉和〈男孩與女孩〉皆拿下了英國單曲排行榜冠軍,而之後的三首發行單曲也都有進入前20名。本專輯在英國本土銷售量達500,000碟,[12] 並於2010年1月25日獲得英國唱片產業協會白金級唱片認證。

快速預覽 Turn It Up, 琵希·洛特的錄音室專輯 ...

本專輯於2010年10月18日以"Turn It Up Louder"之名改版重製發行。新改版專輯收錄十首新單曲,包含最新主打單曲"Broken Arrow"。[13][14] "Turn It Up Louder"專輯當中收錄了一首與 傑森·德魯羅共同錄製的單曲名為"Coming Home"。[15][16]

Remove ads

評價

Metacritic給予本專輯44/100分,顯示本專輯評價貶大於褒。[17] 有些樂評認為這張專輯缺乏原創性,並認為這是張「 對於充滿潛力的樂壇新生而言或許稱不上經典,但卻十分有派頭的專輯。」BBC Music的Paul Leste說道:「《希望盛開》的有些曲子的確聽起來像是出自新興R&B女歌星口中的歌。這是褒也是貶:不論是充滿60年代舞踏風格的〈媽媽會怎樣〉還是如同馬克·羅森般花裏胡哨的〈男孩與女孩〉,這些歌曲聽起來都 沒甚麼個性。」[2]Allmusic》的 Stephen Thomas Erlewine 則說:「雖然專輯裏頭不時有活潑的美聲搭襯,琵希高吭的歌聲也足讓人叫好,但這些都不足以讓《希望盛開》順勢回歸這一波由艾美·懷絲黛菲領導的靈魂樂潮。琵希本人似乎不希望世人已超齡的眼光看待她…更不用說合聲本身又是如此地充滿現代感。」[1]《每日星報》的Sarah-Louise Jame則認為:「 在這位埃塞克斯的小女生身上幾乎可看到所有英倫知名歌星的影子:艾美的恢弘低沉、黛菲的風情萬種和甜心寶貝(Sugababes英語Sugababes)的火熱動感。」[4] 《數位間諜》的音樂編輯Nick Levine則認為「《希望盛開》是張惹人憐愛的作品-這都要歸功於這位熱情洋溢的小女生-但總覺得還是少了點驚喜」,並將〈吸引〉〈放膽去做〉〈重新開始〉列為本輯必聽單曲。[6]星期日泰晤士報》的Dan Cairns則說:「假使這張專輯在三十年前發行的話-除了其中兩首瑕疵品(〈我的至愛〉和〈沒人比得上你〉)之外-肯定會是張出類拔萃而轟動一時的作品,果真如此的話如今它或許還稱得上是再版中的無敵專輯呢。」[9] 雅虎音樂的Dan Gennoe則附註:「顯而易見地這張充滿暢銷金曲和王牌製作的專輯打從一開始就一心只想在排行榜上爭奇鬥豔,至於專輯其餘的歌曲,容我這麼說,不外乎是中規中矩的民謠、固守舊規的創作以及一些搖擺其中的產物-也就是用來充數的。 」[10]《每日快報》的Robert Spellman認為單曲〈媽媽會怎樣〉有着「整張專輯不曾展現的感覺,那是一種貌似性感的自信以及一種想必連女神卡卡都會認同的圓滿感,」並認為專輯中「老套的強力情歌(Power ballads)〈為我哭泣〉以及過度成熟的R&B試圖引領琵希-正確而言是編曲者們-誤入歧途;實際上這時候注於表面功夫或許還比較適當。」[3]每日電訊報》的Helen Brown認為琵希是「活潑而有菲絲特的感覺,但和當今樂壇的其他流行女歌手沒甚麼兩樣。」[5] musicOMH網站的Michael Cragg毫不留情地說:「一張由擁有大嗓門的『才女』用哭聲所作出來的中庸作品。」[7]觀察家報》的Imogen Carter則說:「這張專輯就像迪士尼的原聲帶一樣充滿老掉牙和似曾相似的歌曲。」[8]

Remove ads

曲目

更多資訊 曲序, 曲目 ...
Remove ads

Turn It Up Louder

除了原先版本的十二首歌曲外另新添增了:

更多資訊 曲序, 曲目 ...

市場表現

銷售量排名

更多資訊 排行榜 (2009), 最高名次 ...

唱片認證

更多資訊 國家, 認證 (sales thresholds)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