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X-飛機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X-飛機(英語:X-planes)是一系列的美國試驗飛機和直升機(及部分火箭)以用於測試尖端新技術。部分X-飛機被大力宣傳及用作破紀錄,但同時大部分X-飛機在開發的過程中都保持高度的機密。
首部X-飛機--貝爾X-1因首次突破音障而知名。後來的X-飛機都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火箭動力飛機北美X-15在1960年代成名。絕大多數的X-飛機都不會進行全面生產,通常只作少數生產。例外的是X-35試驗機,在擊敗競爭對手波音X-32後即以F-35的編號投入生產。
大多數的X-飛機由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即美國太空總署的前身)經營,部分聯同美國空軍經營。但並非所有美國試驗機都被稱為X-飛機。
X-飛機列表
更多資訊 名稱, 生產商 經營 ...
名稱 | 生產商 經營 |
圖片 | 首次飛行 | 特點 |
---|---|---|---|---|
X-1 | 貝爾公司 美國空軍, 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 |
![]() |
1946年1月19日 | 高速和高海拔測試。 首架突破音障[1]的飛機。 |
X-2 | 貝爾公司 USAF |
![]() |
1952年6月27日 | 高速和高海拔測試。 首架突破3馬赫[1]的飛機。 |
X-3 | 道格拉斯公司 USAF, NACA |
![]() |
1952年10月27日 | 鈦合金機身;低展弦比機翼。 用作測試長時間高速飛行。 未能達到設計速度。[1] |
X-4 | 諾斯洛普公司 USAF, NACA |
![]() |
1948年12月15日 | 沒有水平尾翼。[1] |
X-5 | 貝爾公司 USAF, NACA |
![]() |
1951年6月20日 | 首架可變後掠翼飛機。[1] |
X-6 | Convair 美國空軍,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 |
![]() |
沒有飛行 | 經NEPA批准。 NB-36H測試空載核反應堆。[1] |
X-7 | 洛歇公司 美國國防部 |
![]() |
1951年4月 | 高速衝壓發動機測試。[1] |
X-8 | 噴氣飛機公司 NACA, USAF, USN |
![]() |
1949年12月2日 | 高空研究及探空火箭。[1] |
X-9 | 貝爾公司 USAF |
![]() |
1949年4月 | 測試GAM-63 Rascal導彈。 指導和推進技術測試。[1] |
X-10 | 北美航空 USAF |
![]() |
1953年10月13日 | 測試SM-64 Navajo導彈。[1] |
X-11 | Convair USAF |
![]() |
1957年6月11日 | 測試擎天神飛彈。[1] |
X-12 | Convair USAF |
![]() |
1958年7月 | 測試擎天神飛彈。[1] |
X-13 | 瑞恩公司 USAF, USN |
![]() |
1955年12月10日 | Tailsitting垂直起降測試。[1] |
X-14 | 貝爾公司 USAF, NASA |
![]() |
1957年2月19日 | 推力向量垂直起降測試。[1] |
X-15 | 北美航空 USAF, NASA |
![]() |
1959年6月8日 | 超高音速(6馬赫)和高海拔(110,000米)測試。 首架載人的高超音速飛機。[1] |
X-16 | 貝爾公司 USAF |
![]() |
沒有飛行 | 高海拔偵察機。[1] |
X-17 | 洛歇公司 USAF, USN |
![]() |
1956年4月 | 高馬赫返回式飛機。[1] |
X-18 | 希勒飛機公司 USAF, USN |
![]() |
1959年11月24日 | Tiltwing垂直起降/STOVL測試。[1] |
X-19 | 柯蒂斯-萊特公司 美國國防部 |
![]() |
1963年11月 | 傾轉旋翼可傾斜旋翼機VTOL測試。[1] |
X-20 | 波音公司 USAF |
![]() |
沒有生產 | 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機。[1] |
X-21 | 諾斯洛普公司 USAF |
![]() |
1963年4月18日 | 邊界層控制測試。[1] |
X-22 | 貝爾公司 美國國防部 |
![]() |
1966年3月17日 | 串聯ducted fan可傾斜旋翼機STOVL測試。[1] |
X-23 | 馬丁·馬瑞塔公司 USAF |
1966年12月21日 | 大氣層返回式影響測試。[1] 註: 指定沒有正式分配。 [2] | |
X-24 | 馬丁·馬瑞塔公司 USAF, NASA |
![]() ![]() |
1973年8月1日 | 低速舉升體處壓測試。 Lifting body aerodynamic shape trials。[1] |
X-25 | Benson USAF |
![]() |
1955年12月6日 | 輕型自轉旋翼機用作飛行員被緊急擊落時。[1] |
X-26 | Schweizer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 美國陸軍, 美國海軍 |
![]() ![]() |
1967年 | 滑翔機訓練foryaw-roll coupling。 安靜的偵察機測試。[1] |
X-27 | 洛歇公司 | ![]() |
沒有飛行 | 高性能戰鬥機原型。[1] |
X-28 | 魚鷹航空公司 USN |
![]() |
1970年8月12日 | 便宜的空中警務飛機測試。[1] |
X-29 | 格魯門公司 DARPA, USAF, NASA |
![]() |
1984年 | 前掠翼測試。[1] |
X-30 | 洛克維爾 NASA, DARPA, USAF |
![]() |
沒有生產 | 單段式太空飛機原型。[1] |
X-31 | 洛克維爾 DARPA, USAF, BdV |
1990年 | 推力向量supermaneuverability測試。 ESTOL測試。[1] | |
X-32 | 波音公司 USAF, USN, RAF |
![]() |
2000年9月 | JSF計劃原型機,但是被F-35打敗了。[1] |
X-33 | 洛歇·馬丁 NASA |
![]() |
原型機沒有完成 | 半可重複使用運載系統原型。[1] |
X-34 | 軌道科學公司 NASA |
![]() |
沒有飛行 | 可重複使用的無人駕駛太空飛機測試。[1] |
X-35 | 洛歇·馬丁 USAF, USN, RAF |
![]() |
2000年 | F-35原型。[1] |
X-36 | 道格拉斯公司 波音公司, NASA |
![]() |
1997年5月17日 | 28% 無尾翼機測試。[1] |
X-37 | 波音公司 USAF, NASA |
![]() |
2006年4月7日 | 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機。[1] |
X-38 | 縮尺複合體公司 NASA |
![]() |
1999年 | 舉升體返回式測試。[1] |
X-39 | 未知 USAF |
機密 | 未知 | 未來飛機技術改進(FATE)方案。[1] 註: 從未正式分配。 [2] |
X-40 | 波音公司 USAF, NASA |
![]() |
1998年8月11日 | 80% scale Space Maneuver Vehicle測試。 X-37原型。[1] |
X-41 | 未知 USAF |
機密 | 未知 | Maneuvering re-entry vehicle。[1] |
X-42 | 未知 USAF |
機密 | 未知 | 消耗型液態上面級火箭。[1] |
X-43A | Microcraft NASA |
![]() |
2001年6月2日 | 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超高音速測試。[1] |
X-44 | 洛歇·馬丁 USAF, NASA |
取消 | 多軸無尾飛機推力矢量測試。[1] | |
X-45 | 波音公司 DARPA, USAF |
![]() |
2002年5月22日 | 無人戰鬥航空載具。[1] |
X-46 | 波音公司 DARPA, USN |
![]() |
取消 | 海軍無人戰鬥航空載具。[1] |
X-47 | 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 DARPA, USN |
![]() |
2003年2月23日 | 海軍無人戰鬥航空載具。[1] |
X-48 | 波音公司 NASA |
![]() |
2007年7月20日 | 翼身融合測試。[1] |
X-49 | Piasecki Aircraft US Army |
2007年7月29日 | Compound helicopter。 矢量推力Ducted Propeller測試。[3] | |
X-50 | 波音公司 DARPA |
2003年11月24日 | 旋轉機翼測試。[1] | |
X-51 | 普惠公司 波音公司 | ![]() |
2010年5月26日 | 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超高音速測試。[3] |
X-52 | 跳過,以免與B-52混亂。[2] | |||
X-53 | 波音公司 NASA, USAF |
![]() |
2002年11月 | Active Aeroelastic Wing測試。[3] |
X-54 | 灣流噴射機 NASA |
未來 | 超音速客機測試。[3] | |
X-55 | 洛歇·馬丁 臭鼬工廠 USAF |
![]() |
2009年6月2日 | Advanced Composite Cargo Aircraft (ACCA)。 機身和尾翼材料模壓複合測試。[4] |
X-56 | 洛歇·馬丁 臭鼬工廠 NASA,USAF |
![]() |
2012年 | 主動顫振抑制和陣風減緩等主動氣動彈性控制技術測試。[5] |
X-57 | 泰克南 NASA |
![]() |
2016年 | 純電動飛機。[6] |
XQ-58 | 克拉托斯Kratos | ![]() |
2019年3月5日 | 低成本可用飛機技術驗證[7] |
X-59 QueSST | 洛歇·馬丁 臭鼬工廠 NASA |
![]() |
驗證安靜超聲速飛行器技術。[8] | |
X-60A | 時代軌道發射服務公司 美國空軍 |
空射高超聲速飛行器試驗台[9] |
關閉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