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钱币大辞典

中国钱币学辞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钱币大辞典》,一部中国钱币学专业的多卷本辞书,由《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自1995年开始由中华书局陆续分卷出版[1][2],至2016年7月,共计17卷19本已出版,6卷8本在编[3]

历史

1985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中国钱币学会上海召开第二届年会[4]。年会上,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千家驹曾提到,丁福保的《古钱大辞典》已经太老了,为普及钱币知识,应编印钱币辞典,“河南省有此计划,我大力支持”[5]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钱币学会委托原河南省人民银行[a]、河南省钱币学会牵头联系中国全国钱币学专家学者和钱币收藏家,成立《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钱币大辞典》被列入河南省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6]。1986年当年,编纂委员会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第二次会议,根据会后的报道,千家驹任总编辑,河南省钱币学会会长赵会元任副总编辑,计划《中国钱币大辞典》共分为9编,会议预计当年出版2编,5年内出版完成[7]。根据书中的《出版说明》,除先秦编之外,《中国钱币大辞典》还将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民国、泉人著述、考古和附录等编[6]

1995年12月,《中国钱币大辞典》的第一编《先秦编》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后各卷也皆由中华书局出版。12月26日,《中国钱币大辞典》首编发行座谈会在北京举行[8]。《先秦编》收入的钱币图片和资料截至1990年底之前,共收录条目974个,拓片(或图片)1500余张[9]。《先秦编》一书在货币文字释读,以及选材、辨伪等方面存在一些疏误[10]。很多学者曾发文质疑,如朱安祥的《方足布考辨三则》[11],吴良宝的《〈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读后记》等[10]

1998年12月,第二编《秦汉编》出版,该编从1986年4月开始组织编写,收录有秦汉400余年间铸造发行的各种货币,以及战国时期的秦国半两钱和汉朝西域的汉佉二体钱,共有条目973个,图片4748张[12]

由于篇幅原因,《民国编》被分为民国金属币、民国纸币和革命根据地货币三编,分出的《革命根据地编》单独于2001年6月出版,共有条目1652个,图片1741张[13]。由于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奈翁称其出版是“向党的八十华诞献礼”[14]。由于该编收录的货币实物多为纸币,为准确反映纸币的颜色和图案,该编全部采用彩色印刷[13]

2003年1月,《魏晋南北朝隋编》和《唐五代十国编》合为一册出版,共有条目2157个,图片2601张[15]。2005年12月,《宋辽西夏金编》分《北宋卷》《南宋卷》《辽西夏金卷》三卷出版,共有条目5257个,图片7541张。其中:《北宋卷》条目2404条,钱图4102幅;《南宋卷》条目1746条,钱图2418幅;《辽西夏金卷》条目1107条,钱图1021幅[16]。郑仁甲评介《宋辽西夏金编》称其是第一部“全面反映这一时期(宋代)货币全貌的图书”[17]

2008年12月,《清编·铜元卷》出版,该卷由苏州市钱币学会负责编写[18]

2015年1月,《民国编·县乡纸币卷》出版,该编2006年立项,编写历时近十年。共收录辞条3587条,图片4148张[19]。申玉山称誉该书为中国民国县乡纸币领域的“开创性的扛鼎之作”[20]

2016年7月12日,中国钱币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工作座谈会。其时,《中国钱币大辞典》已出版17卷19本,6卷8本在编[3]

Remove ads

出版信息

更多信息 书籍名称, 出版时间 ...
Remove ads

编纂人员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委员、编辑部成员,以及各编/卷的撰稿人、编辑未列入表中。

更多信息 出版年份, 编/卷 ...

注释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