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洲四小龙
冷战中后期亚洲四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亚洲四小龙是指自1960年代至1990年代,亚洲四个高速成长的经济体:韩国、台湾、新加坡及香港[1]。亚洲四小龙在1960年代开始至今经济高速成长。它们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大量的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地廉价而良好的劳动力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而发展迅速,成为东亚和东南亚继日本后新兴的发达国家或地区(雁行理论),也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其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典型例子。如今亚洲四小龙均被列入已开发经济体行列。根据IMF统计,2023年人均GDP分别:新加坡为84,730美元,香港为50,030美元,台湾为33,907美元,韩国为33,393美元[2][3]。
Remove ads
名称
“亚洲四小龙”是20世纪通行于亚洲的名词与概念,西方将其称为“亚洲四虎”(英语:Four Asian Tigers / Pacific Tigers,德语:Tigerstaaten, 法语:Les Quatre dragons asiatiques)。
另有“亚洲四小虎”(Tiger Cub Economies)一词,指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四个亚洲新兴经济体[4]。
基本概况
- 亚洲四小龙之主要城市
Remove ads
经济指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四小龙经济起飞时,生产总值增速最高达10%。1993至2012年,亚洲四小龙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3.7%~6.0%之间[9]。

- 亚洲四小龙历年GDP增长率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四小龙在高度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对日本市场的进口依赖和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依赖甚高[33]。1988年1月29日,美国宣布,亚洲四小龙已不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1989年起取消其向美国出口商品所享受的普惠制待遇。这样,亚洲四小龙被迫在美国市场上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竞争。同时,亚洲四小虎则利用普惠制待遇向美国市场扩大出口[34]。而四小龙在欧盟的市场占有率则于2001年被中国大陆超过[35]。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四小龙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国际组织
影响
此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历程被亚洲许多经济体如亚洲四小虎等借鉴,在10余年后经济得到大幅度的发展。但是由于过于依赖国际资本及偶有政治冲突,而成为当地经济层面的一些隐忧,也是亚洲金融危机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也成为拉丁美洲跳脱依赖理论的参考对象。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