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亦失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亦失哈女真文i ʃï xa[1][2];?—?),汉名易信明朝初期宦官、探险家,活跃于中国东北地区。亦失哈曾多次奉命前往松花江黑龙江流域,[3]并在黑龙江入海口地区建立了两座佛教寺庙——永宁寺(初建、重建)。[4]

生平

亦失哈本是海西女真人,[3][5]约在14世纪末期被明军俘虏,阉割并送入燕京当宦官。[3]根据现代学者的推测,亦失哈可能是通过招抚女真而得到明成祖的重用。[6]《明实录》英宗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壬子有简要记载称:亦失哈,汉名易信,海西女真人,初任职宫廷为内官,后升为都知监太监。在明英宗在位期间,他曾是王振曹吉祥的爪牙。在清朝年间编纂的《明史·宦者传》中,列举王振的党羽有跛儿干、亦失哈、喜宁韦力转牛玉等人。[7][8]

黑龙江探险

Thumb
明朝永乐年间大型探险活动路线的示意图。蓝色线条表示亦失哈船队的路线,黑色线条表示郑和船队的路线,绿色线条表示陈诚的路线

亦失哈曾在明成祖在位期间对黑龙江流域进行探险。这个地方也是1260年至1320年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所在地。其首府位于今日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利奇斯基区特林附近。[4]与此同时,明成祖还派遣郑和下西洋陈诚出使帖木儿帝国的首都赫拉特[9]

1409年,明成祖在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居住的中国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不久派遣亦失哈率舰队前往黑龙江下游地区探险,要求当地的野人女真归附明朝(是羁縻),以便明朝在远征鞑靼之时没有后顾之忧。[10][3]

经过两年的准备之后,亦失哈于1411年率领1000人分乘25只船,[3]从今日的吉林市[3]出发,沿着松花江而下进入黑龙江。起初野人女真部落的居民们与明军舰队有些对立情绪,但亦失哈用大量丰厚礼物收买了部落首领,在该地区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11][3]这次亦失哈的探险舰队经过了松花江乌苏里江乌尔米河牡丹江嫩江[5]野人女真派遣由178人组成的进贡使团,跟随亦失哈回到北京。[12][13][3]

1413年至1414年期间,亦失哈第二次前往黑龙江下游探险,并在特林逗留了将近一年。[14][6]他在特林海岬上建了一座名叫永宁寺的佛教寺院以供奉观世音菩萨,并用汉文蒙古文女真文竖立石碑以记其事。[15][3]这块被称作《永宁寺碑》。亦失哈在1413年也曾前往黑龙江入海口处,海外库页岛的北半部(是尼夫赫人鄂罗克人的居住地)沿海一带,册封当地酋长为明朝官员、是羁縻卫所[5]

在之后的永乐年间奴儿干的野人女真部落与明朝的朝贡贸易更加频繁,亦失哈又三次前往奴儿干。[3]

明成祖之后,继任的明仁宗明宣宗延续了其对中国东北地区野人女真的招抚怀柔政策。1425年,辽阳都指挥刘清奉命建造船只,次年亦失哈再次率舰队前往奴儿干。[16][17][18][19][20][21][22][3]

1432年,亦失哈最后一次出使奴儿干,他宣布退休,并任命其子为继任者。这次航行的目的是任命明朝在当地的长官并给当地酋长带去了丰厚礼物。[23][3][24]这次亦失哈率护卫兵2000人,乘坐50艘大船巡游奴儿干地区。[6]

亦失哈发现在1413年建立的永宁寺已经被毁,遂重建了该寺。[25]根据现代考古研究,亦失哈第二次建的永宁寺并非位于其第一次建的地方,而是位于元代的永宁寺原址上。考古发掘显示,1413年的永宁寺位于特林海岬顶部以西90米处,而1432年的永宁寺则位于海岬的顶部。[4]亦失哈在重建的永宁寺旁也竖立了石碑。这块被称为《重建永宁寺碑》。

根据现代历史学家的考证,亦失哈巡游黑龙江流域下游总时间长达九年。[26][27][5]

Remove ads

后期事迹

1430年代,明宣宗决定停止向中国东北地区派遣船队,亦失哈探访招抚女真各部落及其他部族的事业宣告结束。[28][29]奴儿干都司于宣德九年(1434年)正式废弃,共持续25年。[30]1435年,亦失哈被调去镇守辽东达15年之久。[3]

1449年,蒙古太师也先瓦剌军队兵分四路,主动进攻明朝,到达广宁脱脱不花兀良哈三卫出兵进军辽东,明军丧师丧地。亦失哈[31][32]作战不利,禁止官军出击,遭山东巡按御史刘孜弹劾,指责其义男、身为百户施带儿投靠瓦剌,并认为脱脱不花通于亦失哈。1450年,明军主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百户施带儿逃回明朝。巡按御史刘孜弹劾施带儿和亦失哈,但景泰帝只将施带儿处死,却并未株连亦失哈,而只是将其召回京师。[33]此后亦失哈就在史料中失去了记载。[3][8]

由于清朝统治者是满族人的原因,为了避免涉及努尔哈赤曾经为明朝官员的身份、以及为了隐藏满人(之前的建州女真人)曾为明朝臣属的关系,成书于清朝期间的《明史》并没有为明朝的女真人立传,而是有意淡化、隐匿这段历史。

永宁寺碑》的石碑现位于海参崴的阿尔谢尼耶夫博物馆内,上面的碑文称赞当地的居民善于射箭和捕鱼,他们的衣服是用鱼皮制成的。[34]而根据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发现的印章表明和《布罗克豪斯和叶夫龙百科词典[35]以及德国探险家拉文斯泰因英语Ernst Georg Ravenstein的文章,19世纪中叶的特林地区是尼夫赫人(乞里迷)的居住地。[36]特林上游则居住着乌尔奇人[37] 亦《重建永宁寺碑》的石碑目前也被保存在海参崴阿尔谢尼耶夫博物馆里。[38][39]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