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嘉 (广阳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嘉(5世纪—511年5月9日),鲜卑名郁豆眷[1],拥享有直懃头衔[2],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县)人,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元嘉年少时个性沉稳灵敏,喜怒不形于色,也擅长谋略。原先封爵为假梁郡公,孝文帝初期,任命为徐州刺史,在徐州任内曾多次进攻南齐。太和三年(479年)十一月,升爵为假梁郡王,元宏命令元嘉率领军队出淮阴,与陇西公拓跋琛、河东公薛虎子其他两路军队一同攻打南齐,隔年(480年)二月,元嘉和刘昶进攻寿阳,至三月还军。同年八月,南齐角城戌主投降北魏,元嘉领军前往接应,九月元嘉军队包围朐山,与齐将玄元度、卢绍之对抗,齐军援军到来后,元嘉退兵。太和五年(481年),元嘉再击败齐军,俘虏当地民众三万多人送往平城。
原先广阳王的爵位由元嘉之兄拓跋石侯绍封,石侯之子拓跋遗兴过世后无子嗣,因此在太和九年(485年),诏命元嘉袭爵广阳王。太和十九年(495年),魏孝文帝元宏诏令司空公穆亮、领军将军元俨、中护军广阳王元嘉和尚书陆琇担任鲜卑四大中正,一起分定鲜卑姓族[3]。至太和二十一年(497年),魏孝文帝以南巡为借口,发兵攻打南齐,隔年(498年),魏军拿下南齐沔北地区,在此区域设置荆州,任命元嘉为荆州刺史。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齐将陈显达领军北讨,连败元英的军队,又攻下马圈、南乡等城,三月魏孝文帝抱病从洛阳南下亲征,派遣元嘉驻扎在均水和沔水交会处,准备阻断陈显达的退路,然而元嘉调度失当,导致陈显达能够成功脱离战场,魏孝文帝愤怒责骂:“叔祖你一定不是世祖皇帝之孙,否则怎能如此不精明啊!”四月魏孝文帝驾崩,遗诏任命元嘉与北海王元详、咸阳王元禧、任城王元澄、尚书令王肃、吏部尚书宋弁六人共同辅政。
宣武帝即位后,迁官至司州牧,景明二年(501年),元嘉上表提议在新首都洛阳宫城的四周,规划三百二十座坊里,每坊的周长共一千两百步,并征发司州地区各地三正的复丁充当劳役[4],此工程共调动了五万人,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才兴建完成。
后征召入朝,担任尚书令、卫大将军,又加仪同三司,正始四年(507年)转为司空,永平二年(509年)再转为司徒。永平四年三月壬戌(511年5月9日),元嘉去世[5][6][7]。过世之时嘱咐葬礼要简单节俭,皇帝元恪哀悼叹息。
人物性格
元嘉爱好饮酒,有时酒醉,在宣武帝元恪面前无所顾忌、欢笑畅谈,元恪当他是国家旧臣,经常宽容对待。皇宫中举办宴会之时,元嘉每次都与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高阳王元雍等王公彻夜尽欢,元恪有时也会亲临元嘉的宅邸。元嘉喜好装饰与排场,他的舆车和服装都装饰的鲜艳华丽,晚年担任尚书令,又加仪同三司,因此出外时有盛大的仪仗对伍,路上行人对此感到敬佩。
元嘉常希望建立功业和名声,若认为有利于国家或宗族的事情,便会上奏报告,皇帝也托负于他。元嘉喜爱结识并尊敬有才能之人,如果有还未出名的年轻才俊,元嘉便会延请入府侍坐,并转介引荐给其他大臣,当时民众皆称赞他这种行为。
信仰
元嘉笃信佛教,元嘉每部佛经都要读过三遍,曾经为了孝文帝和文明太后而建造爱敬寺,而且勤奋抄写各部佛经[8],元嘉本人也有法名慧安[2]。
鲜卑名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姚薇元指出,《南齐书》中出现两次的郁豆眷,就是元嘉的鲜卑语本名[1]。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认为,郁豆眷就是鲁尼文古突厥文碑铭中的Ötüqän,出自同一词的不同汉译还有逸豆归、于陟斤、越豆眷等,指的是杭爱山或其主峰于都斤山[9]。
家庭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