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谌(5世纪?—536年7月15日),字兴伯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侍中、使持节、征东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司州牧、赵郡灵王元幹长子,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元谌性格平静和顺,从通直正员郎升任太子庶子司空司马鸿胪少卿,升任后将军肆州刺史,元谌坚决推辞不受任,朝廷改授任平南将军光禄少卿。元谌转任黄门侍郎,进号安南将军光禄大夫,外任散骑常侍中军将军相州刺史,罢除州任,担任宗正卿都官尚书,以皇室近亲照例封上蔡县开国公,食邑四百户,元谌辞让不接受。尔朱荣进入洛阳,启奏魏孝庄帝元子攸,想要迁都晋阳,魏孝庄帝也不能违抗尔朱荣的意见。魏孝庄帝询问元谌,元谌争论认为不可以。尔朱荣愤怒的说:“关你何事这样一再坚持!何况河阴之变,你忘了吗?”[1]元谌说:“天下的事天下人议论,何必用河阴之变的残酷来威胁我元谌!作为宗室皇亲,官居常伯,活着既然没有用处,死了又会有什么损害!即便今日砍下脑袋剖腹流肠,也没有什么可怕。”尔朱荣大为恼怒,想要治元谌的罪。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坚决劝谏,尔朱荣才作罢。目睹这一幕的人无不震惊惶恐,元谌神色自若。之后几天,魏孝庄帝与尔朱荣一起见到宫殿壮丽,大树成行,尔朱荣叹息说:“臣前几天一时糊涂,有迁都的意见,今日看到皇宫如此壮观,何必离开河洛迁往晋阳。臣反复思考元尚书的话,深邃不可置疑。”所以迁都的议论因此作罢[2]建义元年四月癸卯(528年5月20日),元谌出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封魏郡王,食邑一千户[3][4][5],又加侍中。元谌本来年长,应该承袭赵郡王的封爵,他的父亲元幹宠爱元谌的弟弟元谧,以元谧为世子。永安三年冬十月癸卯朔(530年11月6日),魏孝庄帝诏令恢复元谌为赵郡王,元谌弟弟的儿子赵郡王元寘改封平昌王[6][7],元谌进号骠骑大将军,加开府,于普泰元年三月癸酉(531年4月5日)升任司空公[8][9][10]太昌元年五月丙申(532年6月21日),司徒公元谌转任太保[11][12][13]司州牧,于永熙二年丁巳(533年5月8日)转任太尉公,加羽葆鼓吹[14][15][16],永熙二年七月壬辰(533年8月11日)升任太师开府[17][18][19]录尚书事天平元年十月庚午(534年11月12日),元谌担任大司马[20][21][22]天平三年六月辛巳(536年7月15日),元谌去世[23][24],朝廷赠予假黄钺侍中都督冀州刺史,谥号孝懿。元谌没有其他才干见识,历任的官职虽然高,当时的人轻视他[25][26]

Remove ads

家庭

父母

  • 元幹,北魏侍中、使持节、征东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司州牧、赵郡灵王[27]
  • 南安谯氏,本州治中从事史、济南郡太守谯釐头之女[27]

兄弟姐妹

  • 元谧,北魏安南将军、都官尚书、赵郡贞景王
  • 元谭,北魏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城安贞惠侯
  • 元谳,北魏左将军、太中大夫、平乡孝惠男
  • 元譿,北魏羽林监、直阁将军

夫人

  • 渤海高氏,北魏使持节、镇东将军、幽瀛二州刺史、卫尉卿、惠公高信之女[27]

子女

  • 元炜,承袭为赵郡王,北齐接受禅让后,爵位依例降低
  • 元焕,第二子,过继给广川哀王元灵遵,北魏宁朔将军、谏议大夫、广川孝王[27]
  • 元氏,第三女,嫁北魏平东将军、中散大夫高伯礼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