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甲缆索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六甲纜索線
Remove ads

六甲缆索线(日语:六甲ケーブル線まやケーブルせん Mayakēburu sen */?)是一条连接兵库县神户市滩区六甲缆索下站六甲山上站,由六甲山观光日语六甲山観光经营的缆索铁路

事实速览 六甲缆索线, 日语原名 ...
Remove ads

概要

乘坐此索道可登上六甲山,而六甲山最高峰的山顶位于六甲山上站东北方3.7公里处。在六甲山上站设有六甲山上巴士日语六甲山上バス(也是由六甲山观光经营)的巴士站,转搭巴士可前往六甲有马索道车站,在该处再转搭索道前往有马温泉

六甲山上站的车站大楼在路线开通时已经存在,大楼是装饰艺术风格建筑物。现时还保留了该风格。在山上站曾经举行了演唱会。另外在创业当初,六甲索道下站也有与六甲山上站相似的建筑物,可是在1938年发生阪神水灾日语阪神大水害,使该建筑物受损,在这个契机下重建了一座山区小屋风格的建筑物,直至现在。

路线数据

  • 路线距离(营业距离):1.7公里
  • 轨距:1067毫米
  • 车站数目:2个(包括起终点站)
  • 方式:单线2辆交走式
  • 最大高低差:493.3米
  • 最大坡度:498(约26°28′)

运行形态

每20分钟一班,乘车时间为10分钟。但是,当大型假期与旅游旺季时,每15分钟一班。

车辆

现在的车辆为第三代,于1999年开始行走。以2卡编成,靠近山下的车厢是复古风,车身上半部分为开放式(展望车)。车身颜色分别有红色配以深绿色,以及绿色配以浅褐色,前者称为“经典型”,后者为“复古型”车辆。车辆编号方面,“经典型”靠近山上的车辆为1号,展望车为3号;“复古型”靠近山上的车辆为2号,展望车为4号。车辆颜色设计参考自阪神电铁神户市电创业时的车辆。

第二代车辆在1959年由日立制作所制造。这些车辆设有展望车,同时也是2辆编成。靠近山上的车辆之车头有一个圆形的引擎盖形状,整架列车共有4道折门。涂装方面,底色为黄色,1、3号车配以红色带,2、4号车配以绿色带(八栗缆车日语八栗ケーブル的第二代靠近山上的车辆也是同型号,现时还在行走)。

历史

Thumb
缆索线
  • 1932年(昭和7年)3月10日 六甲越有马铁道,土桥站(现时:六甲缆索下站) - 清水站 - 六甲山站(现时:六甲山上站)之间开通[1]。当时分为两个区间,搭客需要在中途清水站转搭车辆。
  • 1938年(昭和13年)
    • 7月5日 发生水灾,使全线不能通行。土桥站和清水站因土石流而受损。
    • 8月4日 临时重开。
  • 1944年(昭和19年)2月11日 成为不要不急线,路线暂停服务。路线被撤走。
  • 1945年(昭和20年)8月25日 路线重开[1]
  • 1959年(昭和34年) 第二代车辆开始行走。
  • 1968年(昭和43年)8月10日 皇太子明仁亲王与其妃美智子乘车。
  • 1973年(昭和48年)2月1日 土桥站改名为六甲缆索下站。
  • 1975年(昭和50年)10月29日 六甲越有马铁道与摩耶缆索经营者摩耶钢索铁道合并,成为六甲摩耶铁道的路线。
  • 1981年(昭和56年)5月25日 昭和天皇到访六甲山上站。屋顶的观景台改名为“天览台”。
  • 1995年(平成7年)
  • 1999年(平成11年)3月27日 第三代车辆开始行走。
  • 2013年(平成25年)
    • 9月16日 台风万宜的吹袭下,使线内发生泥沙灾害,路线暂停服务。
    • 10月1日 六甲摩耶铁道和六甲山相关设施之经营者阪神综合休闲日语阪神総合レジャー合并,成为六甲山观光路线。
  • 2014年(平成26年)1月25日 泥沙完全撤走,路线重开[3]
Remove ads

车站列表

六甲缆索下站(海拔244.2米) - 六甲山上站(海拔737.5米)

接续路线

图库

注脚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